织金:大力实施“三破一巩固”工程 办人民满意教育

19.12.2014  14:35

托起梦想放飞的地方

——织金县教育事业发展纪实

    俯瞰乌蒙山深处的织金大地,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黔中经济区里。从山村幼儿教育到薄弱学校改造,从教育园区新建到省级示范性中学申创,一幅幅美丽、动人的“教育攻坚”新画卷正在舒展。

    从气势恢宏的新织金一中正大门沿石阶往上走,栋栋新楼闪过眼帘,好像在微笑着迎接宾客;运动场,教学楼、综合楼、多功能楼、实验楼、师生宿舍楼、大礼堂、食堂等,错落有致、应有尽有;400米塑胶跑道,标准化篮球场,多功能学生超市……迎面扑来的是浓郁的文化气息。

    这仅仅只是织金教育攻坚成果的一个缩影。

    咬定目标巧突围

    “攻城莫畏坚,攻关莫畏难”。2011年,面对高考录取率处于全市挂末的尴尬境地,如何实现教育成功突围,成为摆在县委、县政府面前的重大课题。2012年3月31日,织金县召开了规模空前的“推动全县教育发展大会”,县委书记崔英魁作了“加强改革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努力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的主题讲话,提出了“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标准化幼儿园全覆盖、中小学基本实现办学条件标准化,打造一至二所示范品牌高中、全县高中阶段入学率达80%以上、高考二本上线率达32%以上、高考上线率位居全市前列、名牌大学录取人数实现较大突破”的奋斗目标。

    围绕这个目标,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优化校点布局,合理配置资源,打造品牌师资,注重示范引领,促进均衡协调”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改革试验、园区带动、示范引领、名师培养“四项重点”,大力实施教育“三破一巩固”工程,即破解高中教育、幼儿教育、职业教育难题,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全面打响了织金县教育发展“三年大会战”。

    合拳而治炼内功

    铿锵的步履,离不开内生动力的激活。2012年,织金县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义务教育阶段管办分离改革,成立乡镇(街道)教育管理中心,使原来的中心校从既抓教学又抓管理的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强化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职能,升格教研室,全面清理和整顿教师无序流动,出台了《织金县教师调动工作规则》《织金县教育考评奖励实施细则》和《织金县师德师风考评办法》,建立边远小学教师补贴制度,在教育系统全面禁赌、禁烟、禁酒,严禁教师随意借调;按照“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年推进,全面分离”的原则,对全县8所中学逐年施行初高中分离办学,有效整合了教育资源,规范了教学管理秩序,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力度,解决教师教学远、住宿难的问题。

    2012年以来,全县清理县直部门借调教师200余人;建成教师周转房434套15190平方米;一中、二中、三中已实行分离办学试点。通过综合施治、统筹兼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调动了教师植根讲台、安心从教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两大投入”强保障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没有经费和师资力量的持续补充,就不可能有教育的高产出。织金作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年,离全面小康监测标准10.5年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教育的短板不补齐,就无法拔掉“穷根”奔小康。织金县始终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教育”的理念,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大投入拉动教育大发展。

    2012年3月,织金县召开推动全县教育发展大会,提出实施“三年教育大会战”决策部署,将教育经费每年按15.5%的增度纳入预算,累计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75亿元,其中2014年就高达8.7亿元,力度空前。

    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投入教育资金24.5亿元,补充各类教师1895名,其中2014年补充811人;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培训41000余人次,其中2014年培训18000人次。

    “四大工程”谱华章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上。要重振织金教育雄风,必须抓住撬动织金教育发展的着力点。2012年以来,织金县重点实施了教育“四大工程”(学前教育普惠工程、高中教育突破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攻坚工程),举全县之力打造织金二中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多渠道投入资金推进硬件设施升级改造,选调优秀教师充实二中师资力量;建成占地 800亩的织金教育园区,教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目前,幼儿教育实现了32个乡镇(街道)全覆盖,幼儿园达88所,比2011年增加了82所;在园幼儿5117人,是2011年的3.79倍;完成27所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实施农村寄宿制项目学校277所,已建成179所,投入资金2.53亿元,寄宿学生达9.54万人,寄宿率达36%,比2011年提高了30.36个百分点;普通高中在校学生达17.86万人,比2011年增长29.1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三年会战,三年积累,乘风破浪,砥砺前行,织金教育开始走出了十年来的发展低谷,挤进全市前三强。2014年,织金县高考600分以上40人,比2013年增加38人,列全市第二名;高考上线率一本列全市第3名,其中文科一本上线人数列全市第1名,文科二本上线人数列全市第3名,三本上线率列全市第2名。

    一座座美丽的新校园,一组组喜人的新数据,一串串赞誉的好声音,徜徉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织金山水之间,崭新的校园内,琅琅的读书声,怎不使人浮想联翩:这片托起梦想放飞的沃土,正谱写着一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新乐章。(郭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