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撬动经济腾飞“总开关”
撬动经济腾飞“总开关”
——织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综述
走近贵州织金,不管是城市中心区,还是郊区、边远小镇,到处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政通人和的景象;走近织金,城市建设、铁路建设、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逢勃兴起。施工现场,挖挖机、凿岩机、推土机、碎石机、大卡车等重型机械齐上阵,轰鸣不停、川流不息。工程师、技术人员头戴安全帽、舞动彩旗,指挥各种机械紧张有序作业。不经意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座座城市悄然崛起,一条条大道峻工通车……;走近织金,商贾云集,各种外来车辆随处可见。
这里,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是后击搏发的织金。
织金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山水之城、宜居织金广聚这么多人气、财气,现在已经开通黄织铁路、黔织高速,未来几年,夏蓉高速、普织高速、织纳高速、林织铁路、织纳铁路、织毕铁路先后贯通,形成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的交通网络,打开了对外联接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进出口大通道,加快对外经济贸易合作。
——为民减负上亿。火车客运是服务民生、为民减负的头等大事。2011年底,新任县委书记崔英魁到织金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认为,织金火车仅开通货运一项未真正发挥服务民生的功效,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率县几大班子领导赴成都铁路局协调开通客运事宜,当时成都铁路局领导担心客流量少,跑不起来,县委、县政府每年花了200多万元作为代价补贴给成都铁路局并签下协议才同意开通。现在看来,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正确的,这个钱花得值。火车客流量不仅能满足当时的客运量,而且乘客还成倍增长,车厢越加越长,从开通之初的层高一层加到两层,长度从十几节加到二十几节,节假日还要另行加车。笔者每次坐火车都亲身感受到基础设施日瑧完善的织金站人员拥动,满载乘客的交通车、出租车络绎不绝,有时弄得人车混杂、水泄不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忙碌景象。目前乘客吞吐量每趟均超过2000人,每日四趟乘客吞吐量达到8000至10000人。按每客每次坐火车28.5元,坐客车65元的差价节约36.5元计算,每日为8000至10000乘客减轻29.2万至36.5万元的经济负担,以此类推,每年可为民减轻1.07亿至1.33亿元的经济负担。加上火车既方便安全,又通畅省时,办事效益大大提高。出差成本如果再加上部分乘客开私家车往返的过路费、燃油费、停车费等,为民减负资金还更高。所以,火车客运是惠及全县上百万群众的民生实事项目,深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此外,火车货运也解决全县交通运输不畅的大问题,过去往返贵阳方向的货物都是超重大卡车运往熊家场、猫场、马场、鸡场、以那、八步、茶店等七个出口通道,这些通道全是崎岖山路,五六十吨的重车在弯急路险的道路上行驶,道路受损、事故频发、交通拥堵,群众生产生活苦不堪言,想来织金游玩的很多客商“望路兴叹”。这些现状成为制约全县经济社会腾飞的“瓶颈”。火车货运开通后,煤炭、磷矿、物流、烟叶进出口等重型物资从火车货运送走,既省时又省钱,有效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火车货运这一项也为民减轻运输成本5000万元以上。
——经济增长提速。据统计,2011年财政收入16.22亿元,与2010年相比净增4.86亿元,同比增长42.8%,GDP74.15亿元,同比增长20.1%,农民人均纯收入4028元,同比增长27.2%;2012年财政收入25.04亿元,净增8.82亿元,同比增长54.4%, GDP90.3亿元,同比增长21.78%,农民人均纯收入4714元,同比增长17%;2013年财政收入30.53亿元,净增5.49亿元,同比增长21.93%, GDP107.56亿元,同比增长19.11%,农民人均纯收入5421元,同比增长15%。旅游总收入从2010年的19.02亿增至2013年的33.62亿元,3年间净增14.6亿,增幅达76.76%,几乎翻一番。招商引资2010年到位资金42.8亿,2011年81.9亿,2012年112.1亿,2013年达到170亿,每年几乎都是以40个亿的速度递增。从以上数据分析,可以说,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各项经济指标三年三大步,对2017年提前进入小康社会的梦想不会很远,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经济大动脉的源头活水,小康梦、中国梦的梦想一定能够变成现实。
——“三产”发展迅猛。随着火车客运量的增加和全县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势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宾馆酒店如雨后春笋,过去接待好一点的酒店只限于国际宏洲、金玉龙城,中档酒店只有东方宾馆、腾龙凯悦、金都等几家,现在中档以上的酒店、商务会所可以说是几十家,给小小县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入住率非常高,有些酒店几乎都要提前预订,这是聚气人脉的重要标志。在饮食业方面,以织金水八碗为主打品牌,辅以马辣鸡等特色产品,配以织金地方小吃荞凉粉、臭豆腐、发粑等小吃,西大街各类特色烧烤夜市可谓是通宵达旦、彻夜长明、热闹非凡。在服务行业方面,各种水汇、歌舞厅、休闲吧、茶室等应有尽有,让前来投资的客商尊享宜居织金的奢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工艺品方面,织金大理石浮雕,各种砚台,织金非物质文化遗产砂锅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在建材装饰行业方面,由于各种大中型项目的上马,带动建材行业的迅猛发展,过去只是一条街,现在形成了几条街,高、中、低端都有,大多数老板都是操外地口音,他们都说这里的钱好赚。各种大型石材、砖厂、水泥厂、商砼搅拌厂也应运而生,给整个城市建设添砖加瓦,注入很多生机与活力。
——观念转变迅速。哲学观点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山东九丰公司和竹荪产业园等大型企业落户织金后,“一亩菜十亩粮”的发展理念和“集约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潜移默化感染着成千上万的百姓,让当地农民长期粗放的耕作模式,思想深处面临着一场技术革新的挑战,即将蕴藏一场新时期农村工作的农业革命。带动了全县32个乡镇山地现代农业技术种植,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托起了农民圆梦小康的希望。东伟服装厂建成投产,全县32个乡镇有文化有技能的闲散农民工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就业,既可以照顾家庭、孩子上学、瞻养老人,又可以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学到技能和先进的文明进步思想,崇德向善,转变发展理念,时间观念增强,改掉不良习惯。过去大部分农村和城镇游手好闲的人比较多,除大忙季节在家干农活外,就是闲置,成天喝酒赌博睡懒觉,不讲卫生的闲散人员到处都是,坐吃山空,甚至有的一年没有半年粮,导致有的因为生活贫困引起偷抢打架杀人放火等社会不稳定因素,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严重损失和负面影响。现在由于观念变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不管是机关干部还是农村群众,出现了崇德向善,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新生活,干事创业精气神普遍提振。喝酒赌博、滥办酒席等不良风气刹住了,街道干净了,环境美丽了,语言文明了,事业兴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了。这也是火车客运开通后人文思想交流给全县人民带来的一笔不可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财富。(李发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