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红托竹荪立体化栽培产业示范园美了环境富了民
美了环境富了民
——织金红托竹荪立体化栽培产业示范园见闻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16日电 大美织金,灵秀的山水、适宜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中国竹荪之乡”这片土地的得天独厚特色。
得益于织金这方山水的红托竹荪立体化栽培产业示范园,2014年加工生产的竹荪达70万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匹黑马一跃成为织金竹荪行业的领军者,被列为全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之一,2014年园区绩效考评中位居全省第四。
还在种植基地门外,就已感受到她的恢弘气势:一个个整齐排列于大山脚下的白色连栋大棚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充满生机活力,折射出的光晕映衬着远处的青山绿水,不禁让人心弛神往。
立体栽培增效益
走进红托竹荪立体栽培示范大棚,村民们正在低头忙碌着,和泥的、铺箱的、摆放的……一派热火朝天之景。村民们身后更是让人耳目一新:没有竹荪传统种植的沟垄纵横,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种植架整齐摆放于水泥地面,架上的黑色塑料筐分三层摆放,筐内白白嫩嫩的竹蛋在松针的半遮半掩间含羞微笑。置身其中,有如进入陈列馆一般。
“先在培育筐底铺一层沙子,沙子上铺泥巴和木材,放上竹荪种后加入营养液再依次盖上木材、泥巴和松针,每筐每季能长出50余朵竹荪,每筐一年可以收三到四季。”正在铺泥的龙启芬指着种植架上的黑色塑料筐向笔者讲解道。
“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立体栽培方式可以实现无限循环栽种,不仅有效利用大棚空间,还增加了竹荪产量。”贵州织金西南联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红托竹荪负责人孙钰告诉笔者,立体栽培产量是传统种植的3倍,按市场价计算亩产可达22.5万元,比传统栽培方式增值约14万元。
孙钰介绍,园区现有的立体栽培示范大棚占地15亩,有黑色培养箱36000个,目前立体种植产品已通过澳大利亚专业团队、香港农检相关单位的农产检测,农产全部达标,从明年开始将逐步从传统种植向立体种植过渡。
“为了适应立体种植后产量翻番的需求,我们还将增建一座冻干加工厂,目前已增加了3500万的菌种厂设备及韩国39立方灭菌柜。”孙钰说,菌种厂建成投产及园区30个大棚全部实现立体种植后,将实现年生产供应竹荪优质菌种1000万袋(2000万瓶),年产竹荪干品225吨,年深加工竹荪200吨以上,年销售竹荪干品1000吨以上,园区年总产值将达到10.565亿元,年创利2.8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