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定期走访聚民心

22.07.2014  19:15

    新华网贵州频道7月22日电 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绥阳县将每月15日选定为群众走访日,30余名处级领导深入街道社区、农村基层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转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

    接染地气,民情薄印在脚板上。一是定点走访成常态。坚持“帮忙不添乱、走访不误工”的原则,选定每月15日为固定走访日。组织部长宋祖寓带对到太白镇水坝村走访慰问,解决矛盾纠纷10余件次,帮助开展村办公阵地建设、结对帮扶农民党员创业致富等。二是倾情帮扶重实效。县级领导率先垂范,科级干部齐上阵,帮助35个村修理围墙、远教管理室等,累计投入资金80余万元,还修建了篮球场、宣传板等,改善了办公条件。

    勤伸援手,民意表填在眼眶里。一是调研找“短板”。领导干部利用周末、平时下乡时间,深入村居围绕经济、社会、环境等主题展开调研,召开群众座谈会,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和建议,细心梳理重点内容。二是谋划破“瓶颈”。以县领导带头成立挂帮村成立工作小组,细化工作方案,落实责任人,倒排工期,严格督导落实。三是解决取“硕果”。对调研走访过程中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结合各村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解决。将意见建议分成医疗保险、基础设施建设、村班子不够团结等6类,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如茅垭镇中坪村操场,组织协调解决8000元资金、3万皮火砖,对操场围墙进行维修。

    感知冷暖,民心账记在心窝里。一是察民情解民忧。4月以来,30余名县级领导先后深入毛茅垭、枧坝、太白等镇乡走访农户5500余户,与党员群众话家常,了解群众难处,替百姓着想,共排查矛盾隐患44起,化解群众纠纷35件。二是宣传教育,净化民风。利用远程教育、村村广播等媒体,每天广播《村民公约》,营造和谐氛围;与县委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组成主题宣讲团,围绕“五村工程”、县党代会精神等进行宣讲;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设计宣传板报10期,广泛宣传和谐新农村建设对美化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付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