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减贫”:中国扶贫的有益实践

13.07.2016  00:38

    新华社贵阳7月11日电  题:“绿色减贫”:中国扶贫的有益实践

    新华社记者罗羽 赵博 程云杰

    “梭筛村民怎么也没有想到,过去只能种玉米还让人吃不饱饭的‘石头地’,经过20多年石漠化治理和产业帮扶,长满了桃树,每年平均为每家带来七八万元的收入。”贵州省普定县县长赵开运说。

    刚刚结束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6年年会上,赵开运讲述了关于在石漠化率高达95%的村寨实现“绿色减贫”的故事,赢得热烈掌声。

    与会者说,梭筛村的成功展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主轴的脱贫之路。经过长达数小时的探讨,他们认为,普惠金融、企业参与和互联网科技正有效推动“绿色减贫”的成功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脱贫工作成绩斐然。从1978年到2014年,中国累计减贫逾7亿人。但截至目前,中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832个贫困县、12.8万个贫困村、5575万贫困人口。

    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实现全面脱贫。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会议明确要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

    “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在地理分布上存在很强的耦合性。”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扶贫培训宣传中心主任黄承伟说,这些地区生态脆弱,意味着难以通过传统的工业化方式推进减贫发展,必须走全新的绿色发展道路。

    在绿色反贫困实践中,普惠金融是当之无愧的主力军。“普惠金融有效增加贫困地区的金融供给,采取保本微利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为贫困人口提供享受现代金融服务的机会与权利。”中欧世行普惠金融中心主任王君说。

    在贵州,茶叶是很多村庄的“金字招牌”。近年来,贵州银行批出专项贷款5280万元,其中提供给生态有机茶小微企业的贷款就有1280万元。“通过‘绿色减贫’,有力支持了黔北茶乡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该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元龙说。

    企业帮扶也正成为中国“绿色减贫”的常态。江苏省连云港市青南村是中国首个屋顶连片“光伏村”。全村129户人家,每户屋顶上都安装了12块太阳能光伏板。这是江苏省为推动光伏下乡和产业应用实施的重点扶贫示范项目。

    按照中国相关政策,光伏发电享受0.42元的国家度电补贴,满足自用后的余电并入电网,由电力公司按当地0.43元/度的电价收购。青南村投运一年发电逾43万度,享受了18.13万元补贴并获得15.83万元购电款。

    “青南村的实践表明,‘光伏扶贫’正带来群众增收就业、生活方式变革和节能减排的综合效益。”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副总裁卢文晓说。

    中华全国工商联等有关机构去年确定目标,力争用3到5年时间,动员全国1万家以上民营企业参与帮助1万个以上贫困村加快脱贫进程。

    国务院参事汤敏带来了“互联网+扶贫”的成功案例——“零分贝”网站。这个网站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由当地扶贫干部和贫困户相互配合发布需求,以寻求公益基金会的快速回应与帮助。

    4月上旬启动至6月3日,镇雄县注册使用“零分贝”的帮扶干部已达5093人,关联贫困户66250户,其中32768户提交了详细信息。

    作为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贵州省,还正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分析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的分布规律、结构特征、致贫原因等“关键信息”,以实现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贵州结合大数据推动‘大扶贫’战略,就是为了充分利用生态优势这块‘长板’,不断补充贫困的‘短板’,取得反贫困进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贵州省扶贫办公室主任叶韬说。

    此次年会上,与会人士达成《生态文明与反贫困贵阳共识(2016)》,倡导积极促进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减贫。

    “毫无疑问,扶贫开发不能搞成大破坏,也不能搞成生态美、农民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说,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画上等号,正是“绿色减贫”的要义所在。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