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实践 贵州奋蹄
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正为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注入恒久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已成为贵州省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之所在。
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林业局退耕办总工程师敖安强、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贵州省林业厅副厅长黎平,接受集中采访,与媒体记者畅谈“生态贵州绿色实践”主题。
“首先,我得为绿色贵州由衷地点个赞。”敖安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谈到,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定会给贵州带来全新的面貌,从上到下各级党委、政府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化。发展生态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正在成为整个贵州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敖安强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这项工作本身至少体现了三个自觉,一方面是自觉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要守牢两条底线的指示要求;第二是体现了贵州立足创新推进发展的自觉;第三是体现了贵州各地政府在绿色行动上抓铁留痕,讲究实效的自觉。
“在发展的过程中怎么样利用好原有的资源优势,绿化是抓住了牛鼻子,抓住了要害。”敖安强说,他不久前到过贵州六盘水等地调研,认识到像贵州六盘水这样的地方,有煤和其他的金属资源,这是一种资源优势,但是按照现在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来看,又是一种资源弱势。
说起生态贵州的绿色实践,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是在今年春节后第一天上班,省、市、县、乡、村五级干部联动,举行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全省一共有8万多人参加,活动规模在全国绝无仅有。
“怎么样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习总书记对贵州的根本要求。”李再勇说,贵州第一要把生态保护好,第二发展也要跟上,因为贵州的贫困人口很多,同步小康必须要加快发展。
黎平介绍,行动启动以后,全省各地热情高涨,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经完成了480万亩的造林,投入资金达30亿元。在前期的行动计划里面,预计全省财政资金19亿元,但现在已经投了30亿元。
黎平认为,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有两句话最能概括它的内容,就是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要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这一次省委、省政府把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定位在生态上,在这种情况下,六盘水围绕三个大的方面来推进,把绿色行动作为六盘水新的更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李再勇说。
会上,媒体对贵州的绿色实践充满期待。
新华社记者认为,贵州具有特殊的生态地位,是长江、珠江上游的水源地。从贵州正在进行的绿色行动来看,我们认为贵州更懂绿、爱绿、护绿。
经济日报记者认为,绿色贵州建设总是会给人惊喜,也正是这种期待,值得我们去发掘贵州故事,传播贵州声音。
中国日报记者认为,可以预计三年行动计划以后,整个贵州绿色的基调会更鲜明,贵州的经济会更加健康。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认为,贵州护绿的执法行动令人震撼,摸排出上千件案子,体现了贵州要下大力气解决问题的决心。(徐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