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完成宜林荒山造林三百八十二万亩,退耕还林五十四点六万亩
5月6日,记者从贵州省林业厅了解到,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贵州省实施《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取得显著成效,截至4月15日,完成2014年度宜林荒山造林382万亩,去年国家下达退耕还林计划70万亩,已完成54.6万亩,占任务数的78%。
2015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的目标是到2017年完成造林绿化任务916万亩,其中宜林荒山造林660万亩,25度以上非基本农田退耕还林还草256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古树大树保护率达到100%;产业化水平明显提升,林业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绿色贵州建设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如遵义市倡导开展“月月造林”;毕节市将“绿色毕节”作为市委、市政府的“一号工程”加以推进,先后召开9次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全省各地加强领导示范引导,建立市、县级领导示范点1000多个。
在资金投入方面,“三年行动计划”省、市、县财政投入9亿元资金用于荒山造林,是过去的3倍。如安顺市明确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1亿元投入绿色贵州建设。
为确保行动计划任务的分解到位和实施,省林业厅改变过去造林计划只下到县的做法,将全省3年1042万亩荒山造林任务分解到1657个乡镇的18570个村,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林业部门将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以实现精准指导、督促检查。同时加强巡查督导,对各市、州和贵安新区建立厅领导联系包片区、处室包片负责制;对贵阳市和沪昆沿线采取处级干部包县负责制。
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地注重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采取以“先建后补”、“先退后补”等方式,通过造林资金补助、财政补贴、贴息贷款、表彰奖励等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造林。
如六盘水市政府引导和扶持煤炭、房开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转型投资林业建设,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加工厂、建基地、种植经果林。其中盘县普古银湖专业合作社自主投资2000万余元,建成高标准刺梨和蓝莓示范基地0.6万亩。六枝天保公司自己投入2000余万元,建成车厘子、杨梅、枇杷等精品水果基地0.6万亩等。
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也是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各市、州都积极探索造林绿化与生态产业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子,为发展生态新兴产业提供新途径。如毕节市加大特色林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力度,仅去冬今春,全市就发展核桃等特色经果林50.16万亩。
据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过程中,各地在造林方式、加强组织、资金投入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加大了力度,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方面,预计全年国家可下达70余万亩的投资计划,加上中德财政项目、森林植被恢复费项目、省级专项,可完成中幼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项目100万亩以上,辐射带动社会开展森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400万亩。在资源保护方面,“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7678起破坏森林资源案件中,共查处7641起,查结率为99.5%。(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