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启动编制《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与案例研究项目》

16.03.2015  11:00


  本报讯 (记者 张齐)3月10日,记者从在黎平县肇兴景区召开的贵州省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讨会上获悉,我省与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科研团队联合编制的《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与案例研究项目》正式启动。会上,60余名中德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探索国际视野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问题,推进创立生态旅游“贵州模式”。

  贵州生态良好、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文化多彩,素有国家“公园省”的美誉。建成“生态旅游大省”既是贵州的愿景又是目标。省旅游局局长傅迎春表示,贵州正致力于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境界、遵循和路径有效地融入到旅游发展中,使旅游业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及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贵州发展生态旅游明显的比较优势,上天赐予的得天独厚资源与环境,使我们拥有潜力巨大的财富。但是必须看到,这些让我们津津乐道的资源环境背后,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基本面,即生态环境、人文资源的脆弱性及不可复原性。”傅迎春介绍,“编制生态旅游规划不是简单沿用过去的方法,而要创新思维,拓展领域,跳出旅游做旅游。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架构下,积极找到旅游的创新点和着力点。

  为此,我省与德国专家团队合作编制《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与案例研究项目》,是借助于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深入探索贵州旅游的特色、绿色发展之路,从而创建生态旅游的“贵州模式”。

  德国特里尔应用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应用物质流管理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海克教授认为,生态旅游就是通过保护环境,维持本地居民福祉,在自然区域负责任的旅行,并且这个旅行过程含有对参与者的教育内容。在贵州这样的地方,发展生态旅游有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减少贫困的巨大潜力。贵州的生态旅游是有“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底线思维,同时用生态理念构建“快旅慢游”体系,合理引导生态旅游消费。“生态旅游规划要符合地域特色。”海克建议,“贵州可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生态旅游,通过‘物质流管理’建设生态旅游,这样既能尊重自然遗产和本地居民,又能遵守旅游地的承受能力,同时引导新的消费需求。

  我省各地在生态旅游方面也做出了有益尝试。

  “这几天,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的专家就在铜仁考察,3月下旬,铜仁还将迎来28位全球各地的申遗专家对梵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铜仁市旅发委主任陈丽萍介绍,“铜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通过保护绿水青山,收获金山银山。

  近年来,铜仁市抓住用好生态环境后发优势带来的新机遇,把生态优势变为生态经济优势,围绕梵净山生态资源优势,打好生态旅游、生态茶叶、生态泉水、生态药材、生态食品五张“生态牌”。构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形成梵净山、思南、石阡三大生态旅游圈鼎立呼应的发展格局。  目前,铜仁正全力以赴将梵净山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其真正的目的,是倒逼我们更加注重资源环境保护,更加坚守‘两条底线’”陈丽萍说。

  安顺市正举全市之力筹备第十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同时黄果树、龙宫、屯堡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工作正有序进行。 

  “生态是旅游的基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好山好水是大自然赐予安顺旅游的最大财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决定着安顺旅游的价值和品位,三者融合发展是安顺旅游业增强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是支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安顺市旅游局局长顾新蔚说:“此次规划让我非常期待。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生态旅游案例指导旅游发展令人瞩目,循环经济、物质流管理和生态旅游三结合的提法和做法给我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