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网友“中方为何不击落日方军机”质疑
近距离跟踪我图-154飞机的日自卫队F-15战斗机。国防部网站图片
据新华社电 外交部 发言人华春莹13日回应日方质疑中方就中日军机“异常接近”事件公布的视频、照片时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行动和语言上的挑衅。
有记者问,日方有官员今天就中国军机和日本军机“异常接近”事表示,中方在网站上公布的视频、照片与日方向中方交涉内容不同,日方要求中方撤下视频。另外,中方表示日本军机距中方军机不到30米,但日方却说这与事实完全不符。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她说,针对近日发生的所谓中国军机“异常接近”日方军机事,中方已经表明了立场。中国国防部已详细介绍了事情经过以及现场细节,并且公布了相关视频和照片。
“面对铁的事实,日方还有人说这样的话,我只能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无耻、无聊、无理。我们要求日方立即停止一切行动和语言上的挑衅。”华春莹说。
据中国国防部介绍,11日,中国空军航空兵部队在东海防空识别区进行例行巡逻,10时17分至28分,中方图-154飞机在我近海有关空域正常飞行时,遭到日2架F-15飞机抵近跟踪,最近距离约30米,严重影响中方飞行安全。同日上午,日自卫队YS-11EB和O P-3侦察机各1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内进行侦察活动。根据相关规定,中国空军出动2架歼- 11飞机对日机进行了识别查证,与日机距离保持在150米以上。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12日表示,中方飞行员的操作是专业的、规范的,并保持了克制。日方飞行员的做法是危险的,具有明显的挑衅性质。
解惑
专家解释中方为何不击落日方军机
中国国防部公布上述视频后,也有一些质疑声传来,不过其中不乏误解误读,相关专家向南都记者总结了几个比较集中的有误质疑,阐疑解惑:
问:中方为什么不击落日方军机?
答: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只能对对方跟踪、查证
昨日国防部发布视频后,也有不少网友质疑:中方为何不直接击落日方军机?
实际上,这和事发空域处在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性质有关。
去年11月,中方决定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所谓防空识别区,是指一国基于空防需要,单方面所划定的空域,以利军方迅速定位管制。防空识别区不是领空,其划设的范围在领空之外。通常情况下,飞行器进入一国的防空识别区,该国可以起飞战斗机监视飞行器等进行反制,但如果飞行器尚在防空识别区内而未进入领空,就对飞行器采取迫降、击落等措施,将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问:中方军机为何不带弹?
答:防空识别区军机不带弹是国际惯例
南都记者注意到,为了长期跟踪长期监视和驱离,画面中的日方F-15战机采取了作战行动,不仅挂弹,还带了副油箱。而从中国国防部发出的视频和图片来看,中方是在侦察机里进行拍摄的,而侦察机是不带武器的。
为何中方的军机不带弹呢?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一位教授表示,按照目前国际通行惯例,军机在防空识别区飞行查证一般不带弹。他举例称,去年11月,就有美军飞机进入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并飞越钓鱼岛区域,事后五角大楼声称,这是美军飞机“例行训练”的一部分,且强调当时两架飞机未带弹。
该教授还介绍,中方军机在防空识别区内进行查证识别时也一般不带弹。日方军机带弹飞行,虽然不能明确说其违反国际法,但可视作一种挑衅行为,于国际惯例不合。
问:两国军机相距只有30米是什么概念?
答:除了蓄意挑衅,不会飞这么近
视频中特别提到,中日军机最近时仅距离30米。空军指挥学院教授陈洪昨日接受采访时说,从国际惯例和飞行常识来看,军机相距30米是很近的,一般除了蓄意挑衅,不会飞这么近。
陈洪说,从机型来看,日本的F-15军机和中国的图-154军机速度都很快,30米距离的伴飞,很可能导致双方军机出现意外情况,造成非常危险的空中动作和险情。国际上规定,在防空识别区的“伴飞”一般要在100到150米以外,这样的距离可以给双方飞行员留出应对突发事件的短暂反应时间。
据中国国防部公布的情况,同一天,日本自卫队出动Y S-11EB和O P-3侦察机各1架,在东海防空识别区内进行侦查活动。中方发现这一情况后,根据相关规定,空军出动两架歼-11对日本飞机进行了识别查证,但中国军机与日机保持了15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问:为何中国军方在日方挑事后才公布视频?
答:中方从不主动挑起事端,显出大国风范
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为何中国军方不在中日飞机“异常接近”的第一时间就主动公布视频,而是要等日方“恶人先告状”之后才向国际社会澄清?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表示,中方此前没有对外公布双方摩擦的影像资料,并不代表中方没有掌握相关证据。在中日军事摩擦日渐多发,特别是见证者只有中日双方的情况下,选择不公布或许是中方为了避免局势激化,采取的比较克制理性的方式。日本方面得寸进尺,在国际社会抹黑中国,迫使中国不得不反制。
军事科学院一名军事专家昨日对南都记者说,中国在事关领土主权和海域划分的问题上,从不首先挑起争端。此前,日方多次对中国军机进行高危险性的近距离监视、抵境侦查,中方也都掌握证据,但一直未曾公布,正是因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具有大国风范和君子作风。
问: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回应?
答:一天内作出回应,较之以往有明显进步
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为何中方在日方发布军机“异常接近”后的第二天才发布视频,而不是当天立即发布,予以澄清?
王义桅认为,中方能在短短一天之内即作出回应,已属较快的速度。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这次不仅介绍了情况,还首次披露图片和视频证据,可以说是军方各部门在协同应对突发事件,回击相关方无谓指责的一个成功案例,较之以往有明显进步。 南都记者 陈磊 实习生 孟否否 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