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开网店卖香肠腊肉 一年80万元做到千万元

16.02.2015  11:37

  2月13日,青神县农村电商刘冬拍摄自己加工生产的香肠腊肉,通过网络销售。

  养鸡专业户吴勇智闲着时就给鸡拍照发微信,通过网络销售自己养的跑山鸡。

  2月13日,刘东的网店正在销售自己加工生产的香肠腊肉。

  华西都市报记者 方野 苟明 青神报道 摄影 刘陈平

  红红的香肠,整齐挂在铁架上,排列成方阵,院子里弥漫着年的味道。刘冬穿行其间,拿手机拍拍检查质量。看了香肠,刘冬走到东头,一把拉开腊肉熏房,浓郁的熏烟滚出来,红红干干的猪拱嘴、猪耳朵、猪尾巴,密密麻麻若隐若现。

  这里是青神县河双龙村,“老丈母”腌腊制品工厂。年前,这些香肠腊肉将被发往全国各地,端上年夜饭的餐桌。

  2014年,借助电商销售,刘冬的销量,从2013年的80万元飙升到近千万元。刘冬只是众多青神县电商政策受益者之一。去年,全县500家网店和260家微店,网上交易额超过2亿元。从2012年重视电商发展至今,青神火烧木已占据全网70%的销售额,香肠单品销售列全网第一。

   探路者张碧峰

   上班族由买到卖 成为“百万富翁

  成堆的腌腊制品中间,谭春蓉正在整理货物,不时抬头看看电脑。突然,页面闪了一下,弹出一条信息。“有人下单了,北京的……”谭春蓉站起来,拿起鼠标,处理订单信息,多少斤,什么品种,怎么付款,处理完了,她又继续整理货物。

  谭春蓉是青神县瑞丰镇的农民,40多岁了,几年前,她从地里应聘到“老丈母”腌腊制品店时,鼠标都不会用,光标要指准一个地方,都要花老半天时间。现在,她已经能熟练完成收单任务。

  在谭春蓉收单的时候,几十公里外的河坝子镇双龙村3组,“老丈母”的老板刘冬,正拉开熏房门,烟气腾腾,挂得整整齐齐的腊肉若隐若现。这个腌腊制品生产厂,占地几千平方米。“老丈母”在县城的店不大,只有四五十平方米,只是用于形象展示,生意主要在网上做。

  5年前,刘冬是丝厂办公室主任。妻子跟岳母在搞腌腊制品作坊,他常常把腊肉香肠拉到农贸市场叫卖。一天,会计吕丽霞突然问他:“有个叫张碧峰(化名)的做电商,一年赚100多万。你咋不弄到网上去卖?

  刘冬想问张碧峰如何开网店,但又觉得似乎要抢别人的生意,不好。于是咨询了朋友,在淘宝注册了自己的店,因为没有经验,所以网店装修得特别简单。3个月后,2010年11月,他接到了第一笔订单:北京来的,买了两斤香肠,包好后,刘冬找到家附近的圆通快递寄了出去。

  张碧峰,刘冬其实认识。县城不大,转来转去都是熟人,跟刘冬一样,很多人都认识张碧峰。凑在一起聊天,聊来聊去聊到电商上,一段时间,做电商成了青神县城人们的热门话题。

  张碧峰是青神最早搞电商的人之一。2003年,中国电商回暖。上班族张碧峰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经常在网上买东西,为啥不能卖东西呢?他申请了一个号,在网上倒腾电子MP3、耳机这些小玩意。有人下单了,收到钱后,他找深圳的同学发货。

  后来,每个月利润都在5000元到 10000 元。2006 年,他通过ebay卖女装,借助网上翻译软件,把衣服卖往英语国家。2009年,他开始卖茶叶、香肠等青神县特产。后来,张碧峰创了自己的品牌,设计产品给厂家下单,生产出来贴自己品牌销售。这年,张碧峰成了“百万富翁”。

  网上开店赚钱的话题,在青神每个角落议论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在淘宝、天猫开店。自发兴起的电商潮流,在青神暗流涌动。

   刘冬的电商路

   到杭州取经 营业额飙升到千万

  就在电商们各自为政、野蛮生长时,青神县政府一班人在观察着。

  青神县地域386平方公里,人口20万,发展受客观条件制约。另一方面,青神县有好东西:竹编、火烧木、腌腊制品……但依靠传统的宣传和营销手段,如何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却是个制约性的问题。一些人做电商成功,让政府一班人看到了希望。

  刘冬最初觉得电商很简单,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他后来发现不行,人家的网店生意好,自己的却没什么人光顾。他找到了同样做腌腊制品电商的张碧峰。张碧峰倒也不隐瞒:要进行宝贝上下架优化,时间控制在上午9点到11点,这时候人们刚刚上班打开电脑,流量最大,容易被看到……

  刘冬发现电商大有学问,有很多东西要学习,很多问题要解决,但很多事自己也无能为力,比如,物流的问题、产业布局的问题、同类竞争导致杀价的问题、电商们商品同质化的问题……这些成了阻碍青神电商发展的屏障。

  就在电商们迷茫的时候,青神有个人已经开始带着团队四处奔走,前往浙江杭州,拜访阿里、淘宝、天猫……这个人叫胡国民,青神县县长,“智慧青神”推进小组组长。这个小组于2012年11月成立,专门负责指导电子商务发展。

  2013的一天,刘冬突然接到电话,请他前往县城参加培训。他赶过去,发现已经有很多搞电商的人在,包括张碧峰。培训进行了一上午,刘冬打开了眼界,他一边听一边反观自己的网店:理念不先进、管理不细化、不会维护老客户……跟别的电商一交流,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

  培训是青神易网电商基地搞的。那次培训后,陆续又举行了很多培训。青神易网电商基地,它的核心功能是“培训电商人才,聚集电商人脉,挖掘地方货源,指导企业营运,展示青神模式”。

  经过一年半的营运,这个基地共培育了352个家庭网店,签订供货商33家,挖掘了近百种网销货源,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培训了2000多人次!电商基地的出现,让此前自主发展的电商得以整合,并成倍壮大。

  刘冬的电商之路,成为青神县政府“电商思路”成功的缩影:2014年,在市场不景气的背景下,其营业额逆流上冲,从2013年的80万元直接飙升了近千万元!

   奇葩”吴勇智

   微信秀跑山鸡 玩出电商新模式

  青神重点打造电商经济,投钱投物。电商协会的成立,更是让电商们找到了娘家,定期在竹乡人茶楼举办电商沙龙,喝一杯茶,冲冲壳子,一些好的思路和想法就出来了,刘冬们如鱼得水。

  这段时间,胡国民一直惦记着吴勇智。吴勇智养鸡,其淘宝店被其他电商大佬称为“青神做得最烂的店铺”,但这丝毫不影响青神县领导对他的重视,因为他们从吴勇智的模式上,看到了青神电商未来的发展方向。

  吴勇智27岁,信息办主任滕薇欣赏地称他为“奇葩”,他做电商只是用一部苹果手机。

  吴勇智从2012年开始养土鸡,注册了微博“眉山小吴土鸡”。他选择那些常常关注衣服和日用品,以及经常晒孩子的女性,时不时评论,但从不宣传自己的鸡,被评论的人渐渐地开始关注他。他也在淘宝开店,但几乎没有打理,只是用来进行支付交易。

  2012年8、9月份,成都一个微博粉丝很多的女子过来参观,并买走了200多块钱的土鸡回去试试。此后,这位女子成了常客,并带来了很多顾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眉山小吴土鸡”,并成了目的明确的常客。

  后来,吴勇智开始玩微信。他讨厌微商在朋友圈疯狂发产品信息,他更多的是描述养鸡生活中的趣事,秀秀养鸡过程,农村的田园生活在他的朋友圈栩栩如生。

  从最初的1000多只,到现在扩展为5000多只。滕薇认为,吴勇智的模式,实际上就是电商发展的新趋势:移动终端,食品溯源系统,及时有效地互动沟通、诚信、精准服务。下一步,青神将对吴勇智的电商模式进行研究,其身上有青神未来电商发展模式的元素。

  这一点,胡国民有清醒的认识:“电商不像过去的传统营销,一个模式可以管几年,甚至上十年。电商随时变化,一种新模式,或许一年半载就不行了。我们必须随时关注和发展新的模式,不断思考和学习。

   /记者观察/

  青神电商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买家试水当卖家;有知识的上班族口口相传,普遍加入;政府因势利导,将电商做成青神的支柱产业。而第三阶段是质的飞跃,电商刘冬的营业额,从几十万元飙升到近千万元。

  刘冬们的财富飙升,体现了青神县委、县政府在互联网思维下的民生情怀和发展思路。而做好引导和服务,不用行政手段硬性干涉,把电商交给市场,则是青神电商发展的关键。“只要老百姓有钱赚,他们自然就会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