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村寨新气象

13.08.2014  18:10

 

美丽村寨新气象

——— 长顺县新村建设巡礼

        行走在长顺县中坝乡板丛村湾田组,白墙青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把房屋连接起来的道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在苍翠群山的映衬下,俨然一幅灵动的田园山水画展现在眼前。
        板丛村仅是长顺县烟草扶贫新村项目实施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长顺县以烟草扶贫新村项目为支撑,整合扶贫生态移民、水利、一事一议等项目资金,对六个受帮扶的村庄进行全面打造,并引导村民发展紫王葡萄、高钙苹果和绿壳蛋鸡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农民增收致富、村容干净整洁和村民思想转变的发展局面。
村寨亮丽人欢乐
        傍晚时分,摆所镇城伍村旧场组的村民们们陆陆续续来到了他们的“娱乐广场”上,有的自带凳子在一旁围坐起来,嗑着瓜子、聊着天,还有的拿来篮球,准备开始一场“村级篮球赛”……夕阳余晖记录下了这和谐的场景。
        对于村子的变化,在广场上的村民们都争先恐后地说着自己的想法。
        “以前,这些地方就是田或地,哪里有这么宽敞的坝子给我们坐起耍哦!现在,坝子又宽敞,到晚上了还有路灯,多安逸哇!关键是现在村子里各家各户的关系更加密切了,不容易闹矛盾了,真好!”坐在一旁的旧场组的村民李娜笑着说。随后,李娜指了指广场对面的自己家的房子对记者说:“从这里修好之后,大家每晚来玩,你看,我家的小卖部生意都好了很多呢!
        刚刚打完一场篮球的学生李仕雷和记者攀谈起来,他一边玩弄着篮球一边说:“以前在学校才能打篮球,现在放假在家里,在家门口就可以打篮球了,真的是太好了!还有哦,你看门前大路全部修好了,我们每次去上课也方便了很多!
        在长顺县,像城伍村旧场组的村民们一样慨叹自己家乡发生巨大变化的群众数不胜数。
        “以前我们住的地方地质不好,容易发生滑坡,现在搬下来,路也修好了,灯也安好了,住在这里也没什么安全顾虑了,就连现在小孩去读书也放心多了!”正在自家新房旁洗衣服的板丛村的村民周巧薇喜滋滋地说。
        “我们家是最早搬下来的,政府有这样的好政策,给我们修路、安路灯、接自来水进村、每家每户修建沼气池和厕所,而且还听说马上要开始修建‘休闲广场’呢!现在住在农村就和在城里一样,出门办个事或者赶场什么的都方便了,真的要感谢政府啊!”村民黄蓉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在长顺县烟草新村,随着环境改变,人们生活起来更加舒心了,每到一个烟草新村,处处可以感受到新生活带给人们的喜悦。
整合资金显效应
        “去年之前,这里还是烂田坝,现在成了大家的活动场所,很不错呢!”长顺县摆所镇城伍村旧场组小组长张正平说。
        在这里,有了路灯、篮球场、表演舞台,硬化路修到每家每户。一到晚上,大家都围坐在路灯下,摆起龙门阵。
        陪同记者采访的长顺县扶贫开发局纪检组长蒋家宾说:“烟草新村的实施,起到了整合其他项目资金的杠杆作用,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
        长顺县为了加快“烟草扶贫新村”的建设步伐,整合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示范村寨、少数民族特色示范建设村寨、村庄整治、整村推进、“四在农家”农村危房改造、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的新农村创建活动的资源,让其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实现“烟草扶贫新村”项目的效益最大化。
        资源或资金的整合,让“烟草扶贫新村”项目得到很好地实施,每个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升,生活生产环境也得到了有效地改善。正如城伍村一样,长顺县的其他村庄都正在逐步实现“泥水路”变“水泥路”、“茅草房”变“砖房”。路好了、环境也好了。
        各个项目的综合整合,不仅仅是为农民们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还为他们真正走出大山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也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形成出了一把力,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观念一变出路宽
        “烟草扶贫新村”项目整合其他项目共同实施以来,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环境变好了,但是一些担忧接踵而来……
        现今很多村子有了宽敞的“休闲广场”,村民们都喜欢出来走动一下或者坐一坐,大家聚在一起聊聊自己的担忧和想法,商量探讨一些致富的路子,不再像以前一样只是打麻将或赌博。
        张正平是城伍村旧场组的组长,2011年修建高速公路他家被征地10多亩得到赔偿款20多万元,刚拿到这笔钱的时候,他很是困扰,不知道该如何规划使用这笔钱。后来,通过和村民们一次次的探讨,他取到了“致富经”--就是用这些钱来做运输和丧事餐具出租,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一年的时间,他竟赚了10多万元。
        之后通过他的带头示范,村民们都看到了成效,一些村民蠢蠢欲动,也效仿他干起了自己的“事业”,而这样的“致富探讨会”也逐渐深入民心,参与的人多了起来。
        “以前一家四口人,一年就靠种地那点收入怎么够用啊!现在好了,路子广了,赚的钱就多了,这不高速公路往门前过,大家帮我琢磨着,打算再弄个农家乐。还有咱们长顺绿壳蛋鸡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今年还报名要了1000只鸡来养。”张正平说到这里,笑得合不拢嘴。
        村民们来到新的环境,不只是为了享受环境的变化,更应该适应这样的环境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真正实现脱贫致富。从传统种地到发展产业,长顺县正借着“烟草扶贫新村”等项目带领农民逐步走向现代化。
        今年64岁的鼓扬镇鼓扬村村民柏章元和他老伴也是“烟草扶贫新村”项目的帮扶对象,他们两个人养了300多只鸡,种了1亩核桃和6亩多紫王葡萄,去年3亩(其中3亩是今年新种的)紫王葡萄产值达4000斤。“我们老了,比不得年轻人可以出去打工,搬新家后还可以养鸡种葡萄,自己赚钱了,孩子们在外打工也不用担心,日子是越过越好啊!”柏章元乐呵呵地说。
        老柏只是发展产业致富的村民中的一个,据悉,通过大家思想观念转变,发展特色产业以来,鼓扬镇全镇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