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地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程开课

29.03.2016  11:59

在把民族民间工艺引入美术课堂的同时,教师又应该如何在传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原有文化再创造?

3月24日8:30,在省教师教育学校国培美术班,来自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劲副教授针对地域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为学员展开授课。

刘劲不仅仅有数十年丰富的美术教学经验,还一直潜心于银饰的设计与制作,对贵州本土民间工艺有一定研究。她首先向学员介绍了蕴藏在黔山里的传统民间工艺,芦笙鼓点,彩色褶裙、绝美绣衣……其中重点讲述了贵州独有的苗绣,蜡染与银饰的制作工艺。让学员对地域美术资源有一定了解后刘劲用案例展示说明这些民间工艺的开发与利用,用一张张图片呈现这些工艺在箱包、服饰、生活用品、公共设施等多处的应用。刘劲说到工艺的开发不仅要具审美性,还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这样才不会在传承中得以流失,并能得到更大范围的传播。其间刘劲还结合江西版七年级美术教材《朴质的贵州苗族剪纸》一课,示范说明本土特色美术课程该如何教学,分享其教学生涯中学生的优秀作品。

下午12:30,国培班的学员与刘劲教授一同来到位于花溪的太阳鼓手工银饰研发基地,近距离的接触手工银匠们和他们沟通,早上的课程学员已经了解到银饰制作的复杂性,实地观看后更是惊讶于它制作的细致。更有学员动起手来帮助师傅打起银条,将一条直径约2.5cm的银条捶打成头发丝般的银丝需要经过三十多次的反复燃烧反复敲打。刘劲认为这样的互动能使学员更深刻了解到本土民间工艺,有利于培训过后的反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