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老矣” 贵阳城市发展亟待“破局”
贵阳,是一座山城,四面环绕的青山带给了贵阳宜人的气候,清新的空气,可是环绕的青山也限制了贵阳城市空间的拓展,有限的地域空间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贵阳人发现,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挤:高楼让头顶的蓝天越来越小,车辆让城市的交通越来越堵……
而拥挤的城区对城市发展的限制和影响正越来越凸显:人居环境难以优化、道路交通拥堵、土地经济效益难以体现。城市功能过度集中在南明区和云岩区,将会导致贵阳的发展越来越困难。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城市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贵阳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是当务之急。
拥挤 贵阳老城挤过香港
“贵阳人真多啊,走在大街,感觉拥挤程度堪比上海、香港最繁华的地方。”9月1日,从上海来贵阳旅游的李薇走在贵阳市的大十字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她的感觉很准确,数据显示,贵阳南明、云岩两区49.7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149.83万人,在最繁华的中华、威清、中南、延中及普陀等12个社区,人口密度平均达到5万人/平方公里以上,拥挤程度已超过寸土寸金的香港。
贵阳城区的挤,是由贵阳的地形条件决定的。南岳山脉、黔灵山脉、百花山脉等一连串重叠环绕的大山对贵阳进行了细细的分割,让云岩、南明两个中心城区与次城区以及三县一市在空间距离上相距较远,城市经济、文化、产业等发展要素高度集中在云岩、南明两区,直接形成中心拥挤、外部疏缓的城市格局。
“老城区人口和功能的不断增加,必然导致人居环境恶化、道路交通拥堵、土地经济效益低下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长期关注贵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省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龚晓宽曾说过,受居民认可度、商业活跃度、就业岗位数量、公共服务配套等因素影响,大多数市民和大量流动人口仍倾向于在老城区居住、就业。
在龚晓宽看来,要改变这样的城市格局,贵阳的发展方式必须转到改善社会民生、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和提高城市整体发展质量上来。
密集 资源必须进行优化
据了解,贵阳市老城区总面积67.2平方公里(其中一环内核心区10平方公里),实际居住人口150万人,现状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3万/平方公里(一环内核心区5万人/平方公里),建筑毛密度28%(一环内核心区43%)。老城区建筑高度密集,医疗、教育、文化、交通、体育、公共绿地等人均指标均达不到国家规划标准,导致市民就医、上学、行车等一系列民生问题突出。
“贵阳老城区虽然商业气氛浓厚,但与其他发达城市的核心区相比,土地经济效益并不高,产业业态相对落后,主要经济产出仍以零售、餐饮、市场、房地产等传统产业为主。”贵阳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李葆琨也说过,在这样的背景下,“疏老城、建新城”成为贵阳市发展必须开展的工作,这项工作将有效配置城市整体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推动老城区过于集中的人口加速稀化,构建多中心城市格局,确保贵阳建设发展的空间实现倍增。
此外,贵阳作为黔中崛起的核心城市,存在着经济总量偏低,建设规模偏小,辐射带动能力不足等发展问题。因此,贵阳市从“增量”发展转变为“存量”与“增量”联动发展,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为提高城市整体质量发展,已是城市发展的紧迫任务和客观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