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手艺正走俏新产业有前景

12.03.2015  17:53

               

   “有些年轻人已经回来了,有些在准备回来的路上。”

  不久前,凯里市舟溪镇新光村村支书潘田源趁着大家春节团聚,对村里人的动向做了一个“盘点”,结果让他很欣喜,新光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200多人已经“回归”,占到了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半,还有很多准备再闯荡几年后返乡。

  对这样的结果,潘田源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新光村位于凯里市西南部,距市区12公里,交通便利,全村625户2000多人,是凯里市远近闻名的“芦笙村”,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传习基地。该村芦笙制作技艺精湛,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年产芦笙上万支,是黔东南最大的民间芦笙制作和供应中心,这里制作出来的芦笙不仅在凯里及周边县市畅销,还远销海内外。

  从正月初三开始,春节芦笙会在凯里各个村寨轮番登场,新光村40多个专业芦笙制作户也进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他们不仅要为自己村的芦笙会做足各种准备,还要为不断上门的十里八乡村民修芦笙,而他们手中的新芦笙制作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

  记者走进芦笙制作户潘继忠的工作间,只见屋子的大半都被成堆的细长竹子占据了,屋子中间有张小板凳,周围散落着大大小小40多种工具,一把已制作完成的19管芦笙摆放在一边。

  在新光村,芦笙制作已非常细化,大家根据各自擅长各有专攻,有的专做高排芦笙,有的主攻旅游芦笙,有的坚持传统芦笙……潘继忠主要做的是改良芦笙。

  “别看芦笙组成简单,工序可不少,从选料到最后上漆有六七十种工序,一把19管芦笙,耗时要近半个月,价钱也不低,在3000元左右。”潘继忠说,改良芦笙音律广,能吹奏出的乐曲多,市场很受欢迎,经常供不应求。

  玩着竹子、簧片长大的潘继忠儿子潘凯舟常年在外打工。最近几年,他看着家乡的芦笙会一年比一年规模大,看着父亲整个春节都在马不停蹄地制作芦笙,年轻的他已在心中计划好,等到了30岁,就回家来好好跟着父亲学手艺,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

  这样的想法在新光村年轻人中并不是个例。小伙潘星承的家族都在从事芦笙制作,从小耳濡目染,芦笙在他心中有着很深的情结。

  春节假期即将结束,潘星辰收拾行囊准备再次前往福州从事芦笙表演,这次出门有了一项新任务:学习雕刻。“继续闯荡,是为了更好地回归。”潘星承说,这几年他已有意识地主动多吸收各方面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希望回来时能有所创新,不仅要传承新光村的芦笙,还要更加发扬光大。今年去学习雕刻,就是希望能把雕刻艺术与芦笙技艺相融合,赋予芦笙更多的民族文化气息。

  在村支书潘田源看来,新光村悠久的芦笙制作历史,紧俏的市场需求现状是吸引年轻人逐渐“回归”的一大主因,而紧邻新光村的台湾现代高效农业园云谷田园的运营也加速了年轻人回归的步伐。

  作为凯里市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观光体验农业园,云谷田园自2014年正式运营后,吸引了大批人潮前来体验观光,也吸纳了众多周边村寨的村民前去工作,新光村在云谷田园固定打工的人数就达到了好几十人。

  云谷田园的绿化工人,从浙江返乡的新光村人徐小妹对现状很满足。她说,自己每天从家到工作的地方步行只要10分钟,能很好的照顾家庭,收入也过得去。

  更为重要的是,云谷田园的受捧,也为新光村集聚了人气,自然而然加速了新光村的旅游开发步伐。

  “去年新光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7000元左右,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潘田源说,2014年,新光村芦笙制作、银饰加工、刺绣、蔬菜种植、务工、旅游等多种产业发力,村民收入增长迅速。

  进入2015年,新光村又开始构筑新的蓝图,在新光村与云谷田园相结合的公路边,占地50亩的农庄已完成了大部分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新光村吸纳城里人农业休闲体验的重要平台,也将成为新光村旅游的一个“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