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 街道:施工环节卡壳

25.03.2015  18:28
北京一70后老楼苦等改造3年 街道:施工环节卡壳 - 贵州地方新闻网
来源: i.ce.cn

               

 

右侧为加固改造后的楼,左侧即老楼。

  安定门外大街西侧,青年湖东里小区中,社区服务站的菜摊成为居民时常出入的地方。

  小区中多以二三十年前建造的老楼为主,与其他楼房相比,青年湖东里1号至5号楼则显得有些异样。刷在楼外的灰白色油漆,并未遮住急于露头的红砖。灰暗的颜色与周围红色、米黄色的楼体相比,暗淡许多。这5栋建于1976年左右的楼房,在始于2012年3月的老楼改造行动中被列为第一批改造对象。3年时间过去,周围80后的楼房都已改造完毕,而这5栋70后的老楼却始终未曾改变时间留下的痕迹。

  对于一些居住于此的居民而言,未曾改造的楼房让他们心中充满疑惑。

  居民:为何不能“穿外衣”

  街道:施工环节“卡壳了”

  青年湖东里小区,一条狭窄的马路旁,由南至北穿过小区,私家车占据着道路两侧的空间。

  道路两侧的楼房,都已经披上了外衣,红色的保温层包裹着楼体,从外面已经看不到红砖。“保温层做了快两年了,是政府的老楼改造工程,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做好了,不耽误什么事儿。”一名居民说,他所居住的房屋建造于30年前,并非小区中最老的楼房。

  穿过小区的马路西侧,有5栋灰白色的楼房,红砖露出已经开始脱落的油漆。住在这5栋楼对面的老刘,已退休十多年,建造这5栋楼时,他便是建筑公司驻在工地的一名工作人员。

  老刘的记忆中,这5栋楼房建于1976年前后,有近40年的房龄。“1976年大地震的时候,这5栋楼还没有建好,当时只建好了两栋,后续又建了另外的三栋。”

  每次回到小区,张先生都感觉自己的楼房像是被遗弃的孤儿,光着屁股站在光鲜靓丽的人群中。张先生住在青年湖东里5号楼,为什么整个小区都已经进行了改造,却偏偏没有涉及到这5栋已经年近40岁的70后老楼。“其他的街坊家里都改造了,冬天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屋子里能比以前高出两三摄氏度,楼房从外观看也新了许多。不像我们这房子灰暗灰暗的,本来房子年头就长,现在一比显得更破。”

  有被抛弃感受的不仅是张先生,青年湖东里2号楼的一名居民说:“为什么我们的房子不能穿一件外衣,而其他的房子都穿着厚厚的衣服。”这名居民的心中一直有个疑惑,如此房龄的老楼为何没有被改造。“难道我们不属于老楼改造的范围?我们这楼的岁数还不够?”

  东城区和平里街道办事处负责老楼改造的工作人员表示,这5栋楼属于第一批加固改造的范围,但是改造工程却在施工环节中遇到了困难,迟迟没有开工。

  居民:为何改造不加面积

  街道:不被认可不再推广

  这5栋楼房的改造计划,始于近3年前。

  据媒体报道,2012年3月15日,市住建委发布本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3月供暖季结束后,老旧小区整治将全面启动。

  居民王先生称,曾有施工方来到小区进行凿墙取样。“也有居委会的人来到家里,来对楼房改造的工程征求我们的意见,我肯定是双手赞成。谁不想让自己家的房子变得好一些。”

  王先生对老楼改造的期待,在此后的近3年中并未实现。“听说是有一些居民反对老楼进行改造。”

  反对这5栋老楼进行改造的声音也在施工前达到了高潮,和平里街道办事处一名工作人员说:“施工队也曾经几次到小区准备施工,但是有一些居民对施工进行了阻碍,导致施工无法进行。”

  “我们为什么反对施工,是因为我们改造了之后并不能扩大房屋的面积,同时还要在房屋内穿过钢梁。”一名反对老楼改造的居民说,在距离青年湖东里1号楼至5号楼不远的一处楼房在加固改造中,每家都获得了额外增加的面积,“有的多出了四五平方米,有的可能更多一些。别人的改造能增加面积,那么我们的老楼改造为什么不能增加面积呢?”

  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增加面积的楼房为最初老楼改造中的试点工程,每个区只有一两栋楼成为试点,通过试点工程来总结经验,推广其中的优点,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不再推广。增加居住面积则成为不再被继续推广的一项。“居民主要是想通过加固改造能够增加面积,像附近的两栋楼一样,但是北京市现在没有这样的规定。旁边的两栋楼是北京市加固改造的试点工程,但是试点之后,发现房屋增加面积需要经过规划部门与国土部门同意,但是这样的试点工程的做法并未得到两个部门的认可。”

  该工作人员解释,另一方面,在改造的实际情况中,有一些楼房临街,也无法增加面积,无法将房屋增加的面积扩展到人行道和马路上。“所以这个试点工程的方式就没有推广的意义。另外,地下有市政管线,扩展的面积有可能压住埋在地下的管线,也会带来安全隐患,所以试点后的加固改造都无法向外扩延。”

  居民:穿梁加固很烦心

  街道:居民要求太繁杂

  不能增加面积成为阻碍这5栋老楼加固改造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以外,加固改造中的穿梁也让居民觉着很烦心。

  一家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将加固改造比喻成一个互相较劲的立方体,“穿梁就好像一个立方体,只有每根梁都较上劲,这个立方体才能稳固。如果有居民做了穿梁,但是有居民没有做,楼体的稳固程度就会大大受到影响。”

  这名工作人员说,加固改造通过地基加固,并且利用圈梁构造柱加固,钢梁需要在居民家中穿过。“对于穿梁,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对加固的程度在商量中进行。可以百分之百穿梁,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少穿一些。”

  在加固改造过程中,施工方也曾遇到过居民对改造提出要求,“在老楼加固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有居民在施工中声称自己家庭困难,施工对自身有影响,向施工队索要钱财,但是一张口就是几十万元,这个让施工方无法接受。”

  和平里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中,老楼数量相对较多,在改造过程中,居民提出的要求也比较繁杂。“改造现在这5栋楼就有居民提出改上下水,在理论上是可以进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问题与矛盾。改上下水在试点工程中确实也有过,但是在此后的推广中亦被停止。”该工作人员说,在改造的实际过程中,发现过在一个单元中,比如三层与四层有矛盾,三层的居民锁门离开,一走就是半年时间,如果改造上下水的工程持续半年时间,其余的居民在此期间就面临无水可用的情况。

  居民:不能让我们不方便

  街道:坚持加固改造底线

  一名反对改造的居民曾经多次参加居委会召集的座谈会,但是就改造的事宜始终未达成一致。“我们还是本着我们的想法,退一步说就是不能增加面积,还要通过穿梁的方式加固,这样对我们使用房屋很不方便。”

  对于老楼改造,本市提出1980年前建成的老旧房屋:将进行抗震鉴定,对不达标的老旧房屋进行结构抗震加固改造。1990年前建成的、建设标准不高、设施设备落后、工程配套不全的小区:将进行节能改造、平改坡、热计量改造、防水粉刷等,为部分有改造条件的小区增设电梯等。

  “东城区试点之后,所有加固改造的老楼都无一通过改造增加面积。”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坚持着这个加固改造的底线,“在和平里街道中,有一些老楼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居民出来阻碍,但是有一栋楼得到了大多数居民同意后,进行了加固改造。周围其他居民看到了改造情况不错后,便主动要求对自家楼房进行加固改造。”

  通过凿墙取样,青年湖东里1号至5号楼都达不到抗震要求,需要进行加固改造。“只要有51%的居民同意,施工就可以进行,但是现在工程就卡在居民不同意上了。”和平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老楼加固改造的工程,属于北京市的一个惠民工程,并有专项资金。但是这些资金需要对北京市的老楼进行改造,资金用光后,就算居民想通了,再想要改造就几乎没有可能。“如何穿梁加固的方式可以进行商量。这样室外的地基也可以得到加固,并且能够做好楼体外保温,居民也会得到老楼改造的实惠。但是达不到抗震要求的老楼,只有做好加固才能再做外保温层改造。”

  在一些居民眼中,能够增加面积是最好的办法。倘若不能,房屋的居住安全与舒适则是十分看重的。加固改造中,赞成与反对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开工未果、居民座谈……5栋老楼仍无法如愿加固改造。 本报记者 赵喜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