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三线”故事 传承“三线”精神

23.01.2015  13:44

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3日电(记者胡倩茹)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火车头、机床和煤矿作业工具……走进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我国唯一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时光仿佛回到了“三线”建设时期。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为响应国家“三线建设”号召,400多万建设者们从四面八方来到三线建设的工地,凭借着忠诚、奉献、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初步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为西部地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和后来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2015年是三线建设50周年,一批“三线人”齐聚于此,向人们讲述那段远去的历史……

     三线人”扎根异乡 奉献一生

    “三线建设”这个词,如今对80、90后来说已经是一个陌生的词,但对于在“三线战场”上挥洒过青春和汗水的老一辈来说,却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自己的一生甚至自己的家庭都献给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雷锋的好朋友彭海泉,便是其中一员,将一生奉献给了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并扎根于此。

    1966年的8月,彭海泉从鞍钢借调到六盘水支援三线建设。“到六盘水一下车,看到荒山遍野,到处都是山沟。到水钢报道后领了水鞋、雨衣、棉袄和草帽,就开始忙活起来了。”彭海泉说,“没想到从此就在这里扎了根,一家16口全部从老家湖南来到六盘水。

    彭海泉回忆说,那时六盘水总是阴雨绵绵,很冷。除了睡觉其他时间几乎一直都穿着棉袄。他的工作是设计施工服务,上班要走一个多小时的羊肠小道,中午就在施工现场吃点东西。晚饭后,大家就参加义务劳动,去修路。“水钢的公路基本上都是我们用手、锤子、钢钎打的石块填平以后修起来的。”彭海泉说。

    “那时条件艰苦,吃的是大饼、红薯饭、包谷饭,很少吃能到蔬菜,但谁都没有怨言。”彭海泉说,“当时的三线建设者,都是一心一意扑在工作上,再辛苦、再艰难也从来没有人喊苦喊累。

    如今,昔日的不毛之地已经发展成为江南煤都,而彭海泉和老伴也已退休,9个子女都在六盘水市工作。

    “如果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现在很多人已经遗忘了这段历史,应该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让我们的后人都能继承艰苦奋斗的‘三线’精神。”彭海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