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客户联络中心与服务外包国际峰会将在筑举行
昨日上午记者从相关新闻发布会获悉,“2014客户联络中心与服务外包国际峰会暨贵阳呼叫中心产业发展论坛”将于9月25日在贵阳市举行,这标志着贵阳将全方位加速打造呼叫中心产业。届时,世界500强与著名企业的300多位嘉宾将齐聚贵阳。
据了解,本次峰会是由呼叫中心与BPO行业咨询网、贵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峰会将包含2014客户联络中心与服务外包国际峰会、2014中国最佳客户联络中心与CRM颁奖典礼、2014年度中国联络中心与服务外包CEO圆桌论坛等系列活动。期间,贵阳市政府将与中国呼叫中心与BPO产业联盟及相关企业就呼叫中心产业园区“黔中声谷”建设等方面签订合作议。
据悉,该峰会是在全国近10个城市进行会址考察后,最终决定落户贵阳的。据峰会专家介绍,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贵阳大数据与呼叫中心产业的氛围浓厚,并且贵阳有丰富配套的政策,有利于该产业发展。峰会落户贵阳,将有助于全国的大数据与呼叫中心产业得到更好地发展,以及贵阳“黔中声谷”的建设。
“黔中声谷”,是吸引企业的呼叫中心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贵阳转移,形成产业集群的计划。
在峰会举行期间,将有包括苏宁云商集团运营总部执行副总裁范春燕、小米科技高级客服总监杨京津、途牛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常静勇、联想在线服务中心总监谭骏等世界500强与著名企业的300多位嘉宾代表出席。
(本报记者 欧鲁男/文 颜勋/图)
解读“黔中声谷”
含义
呼叫中心产业集群
生活当中的衣食住行,定机票,定酒店,定餐,定衣服等等都会涉及到呼叫中心,比如110、120、10086等,另外企业的技术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等都是呼叫中心。
贵阳市将在用地,房租,用电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吸引企业的呼叫中心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向贵阳转移。根据总体目标,到2017年年底,全市呼叫中心服务席位达到20万规模,形成呼叫中心产业集群,并以此带动黔中经济区呼叫中心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到2020年达到30万坐席规模,带动就业70万人,实现规模总量800亿元,呼叫中心企业数量达到100家以上。
意义
“大数据”的关键
在昨日的发布会上,贵阳市副市长高卫东指出,“呼叫中心是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关键环节。”贵阳市的发展战略是“抓两头促中间”,这个两头一个是数据中心另一个就是呼叫中心,最后推动整个大数据核心产业的全面发展。
贵阳市之前一直比较重视数据中心的建设,特别是三大运营商在贵安新区设立的集聚,之前贵阳市已经启动了数据中心的建设,但仅仅抓好数据中心不能形成大数据产业的积聚效应,抓呼叫中心来带动数据中心的发展,带动高端产业的提升,是贵阳市实现大数据引领产业格局形成的关键基础环节。
途径
打造智慧呼叫中心
据悉,为实现建立“黔中声谷”的目标,贵阳市首先要打造“智慧型呼叫中心的产业”,将重点放在吸引一些智慧型的呼叫中心项目,真正做到高处着眼,高起点设计,高水平规划。
此外,还要创新呼叫中心的运营模式,“比如在贵阳聚集大量的数据,我们可以找到不同呼叫中心之间的关系,把类似的呼叫中心进行资源的共享。”高卫东说,特别是一些可以溢出数据价值的共享,在实现数据共享上,形成供应的商业模式,进而形成一个聚集式,连带式的大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优势
生态、区位等八大方面
生态优势贵阳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贵阳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夏季的平均气温24度,一年中的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超过95%。
区位优势贵阳是大西南重要的出海通道交汇点,川黔、湘黔、贵昆、黔桂铁路干线与正在规划建设的成昆、渝黔、沪昆、贵广高速铁路干线交汇于此,2014年底将进入高铁时代。贵新、贵黄、贵遵、贵毕与夏蓉等高速公路贯通全境。
资源优势水煤资源丰富,电力的价格较低,贵州水能资源的储藏量是1874.5万千万,中国第六位。煤炭储量资源具中国第五位,煤层水资源列中国第二位。
人力资源优势贵州省人力资源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劳动力丰富,贵阳发展呼叫中心产业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丰富和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能较好地承接中东部发达地区呼叫中心及服务外包产业的转移。
职业教育优势贵州省、贵阳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贵阳市现有贵阳学院、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中职院校90所,学生20万人。发达的职业教育为呼叫中心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政策环境优势贵阳市将大数据产业和呼叫中心作为全省的主导产业,正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贵州省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衣襟》,出台了《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的实施意见》,专门地出台了关于促进呼叫中心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的政策意见,从税收,用地,房租,用电,通信,销售,上市,人才培训等十个方面给予了呼叫中心产业全面的具体的,所有的扶持力度。同时为促进呼叫中心产业的发展,贵阳市政府出资1亿元作为引导资金。设立了呼叫中心产业股权投资基金。
大数据产业优势随着三大运营商数据基地在贵州的落地,在贵阳周边地区将聚集起来百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规划,为贵阳发展大数据产业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平台优势 2013年9月以来,贵阳以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为平台,拉开了京筑两地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序幕。实现了贵阳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国家级示范区的高位对接。
■ 欧鲁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