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于嘉庆道光 根植于侗族文化

19.05.2016  11:37

肇始于嘉庆道光 根植于侗族文化

——黔东南侗戏穿越时空唱不尽人世沧桑

听戏。(金可文 摄)

全家福。(金可文 摄)

    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黎平侗族歌师吴文彩,在侗族长篇说唱叙事歌的基础上,根据汉族说唱本《二度梅》编制出第一部侗戏《梅良玉》之后,侗戏不断吸取桂剧、彩调、祁阳戏、贵州花灯戏等其他戏曲剧种的营养,逐渐提高和完善,最终演变成表演有说有唱、曲调丰富的剧种。

    侗戏盛行于黔东南黎平、榕江、从江、天柱等县的侗寨,动作朴实,形式简单,剧曲独具一格。侗戏音乐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叙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剧种音乐逐渐发展而成。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戏腔,以平调为主,包括其变化而成的各种腔调,还包括引进侗戏中的汉族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化妆。(金可文 摄)

侗戏脸谱。(金可文 摄)

    光绪元年(1875)侗戏从贵州黎平县传入广西三江县高岩村后,流传更加广泛。在贵州黔东南一带侗族聚居区,侗戏的流派甚多。天柱县渡马乡龙盘村的侗戏尤其突出。正月初一至十五,村内演侗戏非常热闹,其他村的阳戏队和岩门的侗戏演出队也来参与,颇得观众喝彩。

    侗戏的戏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词句的长短,侗语的音韵变化,影响着腔句长短和旋律的变化。侗戏的唱腔,多用侗语演唱,有的地方也用地方方言——汉语演唱。

传承。(金可文 摄)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

    侗戏的表演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其表演技艺,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侗族歌舞;二是从劳动和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表演程式;三是通过戏曲地方大戏剧种的演技演变过来的程式。

侗戏自制戏本。(金可文 摄)

排练《西游记》。(金可文 摄)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侗戏剧本词句生动,韵律严格,讲究尾韵、腰韵、连环韵,一出戏,也就是一首叙事长诗。侗戏一般分场不分幕,剧中时空转换频繁,都依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场次分得细,一出戏通常有几十场。

 

    天柱侗戏的演出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黄袍怪》《大破王门阵》、《黄鹤楼》《甘露寺》、《群英会》、《满江红》、《打鱼》、《汉口》、《花田错》、《真假新郎》、《狸猫换太子》、《潇湘夜雨》等二百余个。(陈光昌)

 

[责任编辑: 邓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