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蛙”的生存迎来“冰川期”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蜥游纪科普创客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随着冬季的到来,峨眉髭蟾(zī chán)的繁殖季节也悄然而至。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之一的青藏高原东缘,也叫华西雨屏带,拥有众多珍稀物种。一种特别的蛙类——峨眉髭蟾就诞生于此。它有着非常特殊的“胡子”,以及鬼魅的眼神,模样十分可爱。然而就在峨眉髭蟾分布最集中的四川峨眉山,它的种群数量正在严重下降——“胡子蛙”的生存迎来了“冰川期”。
峨眉髭蟾简介
峨眉髭蟾(Vibrissaphora boringii),俗称“胡子蛙”、“角怪”,隶属于角蟾科髭蟾属,模式标本产于四川省峨眉山,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两栖动物。
早在1938年,我国两栖爬行动物学家刘承钊首次发现峨眉髭蟾,并最终于1945年定名了这一物种。峨眉髭蟾昼伏夜出,白天多隐藏在石下、腐烂植物堆或土穴中,繁殖季节进入水域。主要以蝗虫、蟋蟀、叩头虫、竹蝗、金龟子等多种农林害虫为食。峨眉髭蟾的天敌很多,主要是蛇,其他的像猴子,狐狸,鹰,野猫,黄鼠狼等,有机会也会捕食峨眉髭蟾。
目前,峨眉髭蟾被发现分布在四川的华西玉屏带、贵州东北以及云南、湖南、广西个别地方,分布区分散而破碎。
图1雄性峨眉髭蟾(蔡波拍摄)
神奇的“胡子”
每年到了繁殖季节,雄性髭蟾上颌边缘会长出10~16枚黑色角质刺,而雌性的相应部位为橘红点——“胡子蛙”和“角怪”的俗称也由此而来。然而繁殖期一过,这些“胡子”又会自动消失。
如此神奇的“胡子”究竟有何作用呢?
这个谜底直到2011年才被科学家揭示。研究发现这些特别的角质刺主要用于雄性打架。繁殖期间,雄性长出的这些角质刺,就像雄鹿的角,它们为了领地和雌蛙,在溪谷中打斗。“胡子”还有另外一个作用:筑巢。雄蟾会选择水流平缓、砂底且有较大石块的地方筑巢,并在此等待雌蟾的到来。
图2雄性峨眉髭蟾的“胡子”(蔡波拍摄)
有趣的水下鸣叫行为
在苦苦等待雌蟾出现的这段时间里,在陆地上生活的峨眉髭蟾会选择在水下鸣叫的方式呼唤雌蟾。尽管雄蟾没有声囊,但它们能发出低沉的“咕—咕—咕”鸣声,鸣声分为广告鸣叫和求偶鸣叫两种。仿佛在向雌蟾告知自己的方位,又仿佛在向雌蟾吟唱情感,谁说它们就不懂浪漫呢?
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
不管是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然而研究人员却发现,峨眉髭蟾同时存在这两种婚配制度。为什么会这样?原来峨眉髭蟾的婚配制度受当时雌性与雄性数量比例的影响,而峨眉髭蟾的雌雄性别比例每年都呈现出波动性变化。
父爱浓浓
绝大部分雄性两栖动物在成功交配后便溜之大吉,对蛙卵不闻不问,护卵任务由雌性完成。然而,我们却在峨眉髭蟾身上看到了浓浓的“父爱”。雌蟾在产卵前才进入产卵场与雄蟾配对产卵,雌蟾产卵完毕即离水上岸,雄性则会一直待在自己筑的巢穴里照看蛙卵,寸步不离。峨眉髭蟾的卵在巢穴中安静地完成孵化,直到蜕变成蝌蚪。
“蛙鱼”蝌蚪
峨眉髭蟾蝌蚪昼伏夜出,以植物碎屑和水生昆虫为食,体大而壮,身体呈棕色,有不规则浅色斑块,全长可达100毫米——因此常被当地人误认为是“蛙鱼”,还曾经被旅游区餐馆大量捞取食用。蝌蚪发育非常缓慢,变态期长达3年左右,至少要越过两个冬天才能完成变态,长成成体则需要4~5年。变态期的蝌蚪各系统都未发育完善,因此对环境极为敏感。这些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3峨眉髭蟾蝌蚪(陈奕名拍摄)
科研价值
峨眉髭蟾成年体长59~89毫米,雄性比雌性稍大,这在两栖类中有点“反常”——两栖类中90%的雌性比雄性个头大,因而髭蟾也常被用于研究两栖类的雌雄差异。由于繁殖方式和习性的特殊性,峨眉髭蟾具有重要的分类学地位和科研价值。2000年该物种就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然而,峨眉髭蟾的保护现状让人堪忧。早在2005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 Red List)就已将其列为濒危(EN)等级,如今这一珍稀物种在其模式产地四川峨眉山已濒于绝灭。在2015年,环保部与中科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两栖类》中再次将峨眉髭蟾评估为濒危物种。
鉴于峨眉髭蟾目前的濒危状态,我们希望能从专业角度对我国珍稀两栖动物峨眉髭蟾进行科普和宣传,引起公众的关注,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如果您打算去四川西部和贵州东北部旅游,希望您能拒绝并制止捕捉峨眉髭蟾,拒绝食用峨眉髭蟾蝌蚪,拒绝森林砍伐,监督当地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关注河流生态环境,为峨眉髭蟾的保护尽一点微薄之力,帮助它们度过这次生存的“冰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