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脱贫摘帽不能搞数字脱贫和假脱贫
24.11.2016 10:07
本文来源: 新华
新华网贵阳11月22日电(记者李平)脱贫是摘帽的基础,如果贫困发生率在20%甚至接近30%的水平,脱贫摘帽就没有一点意义,脱贫摘帽要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出发,不能搞数字脱贫和假脱贫。
在20日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召开的“2016年中国减贫与改革策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表示,未来四年要想补短板,要高度关注深度贫困问题,既要防止短期化扶贫行为,以为冲一把就可以解决脱贫问题,也要防止因相对贫困,扶贫工作一般化问题。
范小建说,扶贫开发不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扶贫工作永远是雪中送炭。“如果处理不好底线目标与总目标的关系,就可能出现把有限的资金用来做‘盆景’,最后又扶不了真贫问题。”
同时,扶贫任务再急再重,也不能忘记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衡量减贫目标的实现,仅靠收入指标不够,应该增加一些贫困群体恩格尔系数、群众实际获得感、贫困地区教育和医疗改善情况等指标。”范小建说。
在一个项目既有贫困群体参与又有非贫困群体参与时,为什么受益的往往不是贫困群体?范小建认为,一个扶贫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既要有能人的带动,又要有保护贫困群体利益的制度设计,“从消除绝对贫困到缓解相对贫困的过渡期到底有多长?取决于我们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心有多大、工作力度有多大。”
据了解,“2016年中国减贫与改革策论会”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共同举办,50余名专家学者、政府官员还就扶贫开发的方式方法、精准扶贫出现的新情况、基层社会治理、产业扶贫面临的困境与出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 周雪]
本文来源: 新华
24.11.2016 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