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贵州实现全面小康必跨之栏

22.01.2016  13:05

脱贫攻坚:贵州实现全面小康必跨之栏

———  写在贵州扶贫开发事业迈入“十三五”之际

 

        回望“十二五”之初,中国扶贫开发事业迎来多个铭刻历史的时间节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正式发布、扶贫标准大幅上调至人均年收入2300元、国发2号文件关于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的战略定位、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新时期扶贫攻坚的号角由此正式吹响。

        2011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在国家新一轮扶贫攻坚中,11个连片特困地区和三个特殊地区成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其中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片区涉及贵州省71个县。

        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可以看到贵州这片中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的号令。

        习近平、李克强、贾庆林、贺国强、回良玉、汪洋、王刚等党和国家领导人2011以来相继视察贵州,30多位正省部级领导亲临贵州省考察指导工作,多次强调“贵州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要立志把‘穷’字搬掉”。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贵州能比较快地富裕起米,这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象征,贵州是比较落后的地区之一,迅速发展起米,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回顾

贵在精准  重在落实

        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旅游扶贫、精准扶贫……在不久前贵州省召开的扶贫开发大会上,贵州又提出要探索“互联网+扶贫新模式,贵州扶贫出实招、见实效!

        弱鸟先飞、弯道取直、后发先至……贵州扶贫开发的显著成效引人瞩目。

        贵州扶贫事业一路走来,有踏浪逐波,有披荆斩棘,有沟谷波回,有峻岭险峰。“十二五”以来,贵州扶贫开发工作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拉开了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帷幕。扶贫开发作为贵州第一民生工程响彻黔中大地,一户户贫困户、一个个贫困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包谷、洋芋到蔬菜、油茶,从乱石旮旯地到青草满山坡,从茅草屋到砖瓦房,从泥泞小道到水泥马路,乡容寨貌和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大幅增加。2010-2015年,中央投入我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04.51亿元,省级财政投入扶贫开发共计98亿元。

        ———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我省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493万人,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56万人,贫困人口占全国比重从9.4%下降到8.9%,下降0.5个百分点。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4.39%,下降19.1个百分点。

        ———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472元提高到2015年6146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671元),年均增长15.3%,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153元提高到2014年的5909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18元),年均增长17%,比全省平均高1.7个百分点。

        ———  扶贫产业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28亿元,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实施到村项目4万多个,以优质菜、果、茶、药、薯和牛、羊为重点的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全省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

        ———  基础设施状况明显好转。以水、电、路、讯、房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截止2014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建成15331处,累计解决了1062.36万农村居民及167.55万学校师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扶贫生态移民实现搬迁42.4万人口,全面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建设通村油路6万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农村电网网改率达到98%,实现了乡乡通宽带、行政村通电话、县县通通高速。

        ———  社会事业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启动“免费营养午餐计划”。实施教育“9+3”计划,全部免除本省户籍省内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学费,启动实施“1户1人”三年行动计划,贫困对象就业创业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新农合制度覆盖人口达3200多万人,筹资总额提高到127亿元,报销封顶线从2009年的5万元提高到15万元以上,实际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从53.3%提升到64.26%。

        贵州是全国扶贫的主战场,扶贫开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贵州能否实现同步小康的政治问题。把历史留下的贫困“负遗产”变为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的新贵州,既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对世界的庄严承诺。向贫困发起总攻,决战决胜。“十二五”以来,贵州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东部、有别于西部其他省份的扶贫开发新路。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

 

破解难题

组合拳招招精准

        “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措施得力。

        组织领导、顶层设计实现“两个率先”。2014年贵州省率先出台《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贵州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贵州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率先实现对全省贫困村、贫困户驻村帮扶的“两个全覆盖”,每年选派5.6万余人,1.1万余个驻村工作组,赴全省11590个村开展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仅2014年,就筹措资金和物资11.3亿元,帮助引进资金17.8亿元,实施项目6976个。

        深入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六项小康建设”两个载体。全面实施干部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社会保障“六个到村到户”。年度安排40多亿元专项扶贫发展资金项目;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个小康建设”。安排1500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广泛开展“四在农家”创建活动。

        调结构、扶产业,做好“”字文章,大力推进“三个十工程”:一是培育十大扶贫产业,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按照“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核桃、生态畜牧、中药材、蔬菜、茶叶、精品水果、马铃薯、油茶、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扶贫特色优势产业。二是打造“十大扶贫攻坚示范县”。“十二五”期间每年选取10个示范县,每县投入8000万元到1个亿元的财政资金,引导金融、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探索“整县推进”区域脱贫新路子。三是建设“十大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在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梯次推进,创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鲜明贵州特点的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点的山地农业扶贫开发新路。已探索出了晴隆模式、印江经验、长顺做法、威宁试点、金融扶贫等。省委省政府还围绕贫困群众最关心、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制定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电、路、讯、房、寨”六大行动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统筹安排专项资金1510亿元,将我省广大农村建成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截至目前,已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点达1.6万个,投入资金374.4亿元,受益群众达1560万人。

        全面深化贫困县考核、减贫摘帽和项目资金“三项改革”。为克服各地争戴“贫困帽”现象,不断增强扶贫开发内生动力。贵州省在2011年启动实施了“减贫摘帽”,“摘帽不摘政策”工作。对按照省定考核标准实现“摘帽”的重点县,从“摘帽”当年至2018年,除每年单独奖励1000万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外,其所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量还另按其前三年所获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平均数的10%逐年递增。贫困乡镇则按其贫困类别给予对应奖励。目前,全省已有14县366个贫困乡镇实现“减贫摘帽”。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变50个贫困县工作考核由主要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转变;实行“减贫摘帽”激励机制;改革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全面实行目标、任务、资金和权责“四到县”制度,实行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

        扎实推进小额信贷、雨露计划、生态移民“三个品牌”。一是小额信贷、“雨露计划”、扶贫生态移民三项到村到户。帮助贫困农户“换穷业”、学技能、“挪穷窝”。仅2014年,贵州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5亿元,引导银行向贫困地区发放小额信用贷款78亿元。

        全力开展对口帮扶、定点扶贫、集团帮扶“三类帮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全省在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对口帮扶的基础上,新增上海、苏州、杭州、广州对口帮扶贵州。由此,贵州省首次实现了对口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集团帮扶)三个全覆盖。目前,8个沿海发达城市“一对一”对口帮扶我省的8个市州,31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我省50个重点县,国家烟草专卖局整体对口帮扶我省。40个省领导联系38个重点县,定点帮扶76个一类贫困乡,108个省直厅局以及全省55864名各级干部对11590个行政村派驻工作队驻村工作,实现了对全省9000个贫困村驻村工作的全覆盖。截至2014年,已在46个重点县的127个贫困乡镇,集中投入了12.7亿元财政扶贫资金,整合部门资金50亿元以上。

        为加快解决贫穷落后主要矛盾,确保与全国同步小康,2012年5月贵州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拉开了200万移民搬迁的序幕。2012年至2015年,共实施扶贫生态移民62万人,建设安置点668个、住房15万套,其中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三大连片特困地区困难群众56.5万人,占91%。

        据中国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对贵州省2012年—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评估:移民搬迁后,住房和居住环境普遍改善,户均住房面积114平米;社会保障有序接转,新农合参保率92%,养老保险参保率42%,纳入城乡低保23.7%,移民子女全部实现就近入学;移民收入明显增加,2014年移民人均增收幅度高于全省农村6个百分点,42%的家庭收入有所增加或增加很多;移民获得感提升,对安置点居住环境总体满意度为91%。

        以素质提高促进就业,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是扶贫工作的优先目标。“百万农民工创业就业工程”、“百万妇女创业就业工程”、“百万青年创业就业工程”,政府出资购买、企业“招工+培训+就业”三位一体培训、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招工+培训+就业”方式培训转移10万人,开展农业产业化技能培训10万人的“双十万”培训就业工程,从素质提高的源头加强贵州贫困群众致富能力。

        增加就业途径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出路,贵州省“3个15万”工程,即个人筹集10万元、安排当地群众就业7人以上的,补助5万元;协调金融机构配套贷款15万元;企业投入运营后,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返还15万元。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贵州在扶贫工作摸索出来的,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确滴灌,这一模式由政府主导转为政府引导与社会力量参与解决贫困问题;扶贫工作的瞄准对象由贫困区域转为直接探至贫困农户或贫困人口;扶贫工作机制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又保障了贫困人口的知情权、主动权、管理权与受益权,对不同类别的贫困人口,通过不同渠道实现脱贫。对具备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的贫困群众,实施产业化扶贫;对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的贫困群众,将他们搬迁到城镇发展;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低保等促进脱贫;对有发展潜力、本人愿意就业创业的帮扶对象,整合农民培训项目,对他们进行培训,提高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贵州省已经创造出多种精准扶贫模式。紫云低热河谷早熟果蔬产业扶贫示范园区的“流转土地、先建后补,培训示范、反租倒包,公司兜底、互利共赢”模式;丹寨实行“政府主导、企业经营、群众参与、收益共享、有偿使用、滚动发展”模式;晴隆生态畜牧业扶贫三种利益链接模式等都取得良好效果。

 

十三五”展望

攻坚拔寨  啃下硬骨头

        尽管取得了上述瞩目的成绩,但贵州省是多民族聚居地,地处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中心,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石漠化导致的土地贫瘠、生态恶化,使贵州成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省,扶贫开发,任重道远。

        世界上跑得再快的飞人,都不可能一步跨两栏。体育规律如此,经济规律亦如此。贵州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这一栏必须跨过。

        “十三五”期间的扶贫工作将紧紧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这个总要求,牢固树立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三大理念”,重点实施大扶贫战略,强化工作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省委陈敏尔书记在全省扶贫开发大会上提出的“八个精准”、“八个抓手”,做到精准扶贫;全面开展以“五个一批十项行动”为核心内容的扶贫攻坚重大项目的建设;全面实施“大数据制度性框架平台政策”三位一体的扶贫攻坚战略;全面落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责任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约束机制作用,凝聚各方正能量,提高扶贫开发效率,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奋力闯出一条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路子,打赢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623万贫困人口,全国最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扶贫任务重,不过,贵州仍显示了很大的决心。

        省委书记陈敏尔在贵州省委第十一届六次全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当前,贵州省扶贫开发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

        中央扶贫工作会后,贵州省结合本省实际,提出“实施大扶贫、大数据两大战略行动”。要求全省上下要强化责任意识,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采取一揽子措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要通过产业帮扶脱贫265万人、专业就业脱贫70万人、易地搬迁脱贫130万人,剩余158万无力脱贫人口通过农村低保实行政策兜底脱贫。

        “哪怕财力再弱,基础再差,‘骨头’再硬,我们扶贫脱贫绝不落一人。

        深入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认真落实“1+10”配套文件,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近年来,始终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探索了“摘帽不摘政策”“三变”“四看法”等改革措施,形成了可信可行、可学可用、可复制可推广的“贵州经验”,创造了全国扶贫开发的“省级样板”。

        城乡互动,产业拉动。贫困县考核机制、精准扶贫机制、扶贫项目管理机制、资金分配使用管理机制、金融扶贫机制、同步小康驻村帮扶机制,贵州六大改革稳步推进。

        展望“十三五”,贵州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抓扶贫,一天也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放松,打好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向绝对贫困发起最后冲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冲刺。

(叶  韬  贵州省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