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事•锐话题•聚焦“微腐败”之二]让群众监督举起拍蝇“网拍”
[中国网事•锐话题•聚焦“微腐败”之二]让群众监督举起拍蝇“网拍”
——代表委员建言预防“苍蝇式”腐败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民生资金“末端打折”让国家惠民政策“缩水”,养肥了蚕食民生蛋糕的“蛀虫”,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阳光监督”能筑“最后一道防线”,代表委员建言要让群众监督举起“网拍”,预防“苍蝇式”腐败蔓延。
今年1月份,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亮颜镇桥头村村民吴光益来到村委会,头一次点开一台触摸屏,全村的低保名单和发放金额全部清清楚楚列出来。可新鲜之余却让他“大吃一惊”,不仅村支书陆在云老婆的名字在其中,同村叶某一家已经外出务工多年,居然还享受低保。觉得“不对头”,他马上给叶某打电话,而对方压根儿不知这回事,更没领过一分低保金,吴光益毫不犹豫地向纪委举报。
小小触摸屏,揪出了村干部以权谋私的“尾巴”。经查,村支书陆在云利用职务之便,违规将自己的家属纳入低保。而村主任叶世明则以村里一户长年外出打工的农户名义,虚报3个低保名额,将低保款占为己有。
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市长陈昌旭说,阳光运行是确保民生资金安全最有效的监督手段,可如何真正做到“阳光充足、不留暗角”却是难点。过去公示“村里一张纸、组里一个条”,贴几天风一吹就完了,群众知晓率低、参与度低。必须将公开做实,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资金透明不存在技术门槛,也不存在操作难题,关键看有没有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蒋洪说,外部监督强化,就是要有效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信息及时公开,接受公众监督。
贵州织金县普翁乡新峰村原村支书田兴福是一位任职20多年的“老支书”,多年任职让他在当地扎下深厚根基,关系盘根错节。尽管不断有村民向纪委反映其问题,但乡镇领导却觉得这位“老支书”威望高、能力强、离不开,乡镇纪委难以开展工作。
“乡镇纪委在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怎么实现有效监督?”织金县化起镇纪工委书记张曰祥说,过去乡镇纪委书记大量精力用于日常工作,难有精力、难有底气有效监督。今年,在接到群众举报后,纪工委果断给乡镇党委发去督办意见书,并对村支书免职调查,这让不少群众看到信心,站出来反映情况的人越来越多。后经查实,田兴福以两户外出务工群众名义冒领1.5万元危房改造款;私自卖村集体林地非法获利2.1万元;还将农网改造中拆下来的材料变卖获利3500元。
陈昌旭代表说,过去基层纪检抽空、虚化现象大量存在,监督主体与客体“一个锅里吃饭”,乡镇纪检干部不敢监督、不会监督、不愿监督现象突出。今年毕节整合县(区)纪工委监察分局和乡镇纪委人力,设立256个乡(镇、办事处)民生项目监督特派组,实现县级纪委对乡镇纪委的垂直管理为主,建立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派出机构和乡(镇、办事处)民生项目特派组“三位一体”运作模式,创新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代表委员提出,应继续深化监督体制改革,加强“顶层设计”,增强监督体系运行的内在有机联系,使监督主体的监督权能够自如运行。还要防止被监督者领导监督者、被监督单位“一把手”规避监督的现象。
部分代表委员提出,反腐利剑既要严惩级别高、涉案金额大、案件结果严重的“老虎型”腐败,也丝毫不能放松官员级别低、涉案金额少的“苍蝇式”腐败。微腐败往往发生在老百姓身边,老百姓也会因此建立对官员形象的认知。所以,微腐败治理得好,能更为直接地改善政府形象。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海南省主委施耀忠说,“老虎苍蝇”虽有大小,本质相同。较之老虎,苍蝇数目众多,不能任其发展。管住一只今日的苍蝇,就可能是消灭一只明天的老虎。拍苍蝇,可以斩断滋生腐败的生态链。
全国人大代表吴青说,要让群众监督成为拍苍蝇的“网拍”,预防身边腐败的“防火墙”,对“微腐败”坚决零容忍。比如预防“村官”职务犯罪,就应从法律、法规、制度等多个层面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征地拆迁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避免村官权力失控。(记者王丽、刘景洋、刘元旭、乌梦达)
新华网贵州频道3月10日电
[中国网事•锐话题•聚焦“微腐败”之一]小心“苍蝇”侵蚀民生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