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住建厅长:超95%自然村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系列报道之一: 江苏发改委主任: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超51%
系列报道之二: 江苏:5年后创新指标达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
系列报道之三: 十三五末江苏城市居家养老中心覆盖率将达80%
系列报道之四: 江苏省委农工办主任:五策并举让农民较快增收
系列报道之五: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健全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系列报道之六: 江苏环保厅副厅长:十二五关闭7000家化工企业
系列报道之七: 江苏农委主任:观光农业让居民"养眼"农民增收
人民网南京12月2日电 (朱殿平)“我理解的‘环境美’,既要包括清新空气、清澈水质和清洁环境,也包含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传统之美与现代之美交相辉映。”江苏省住建厅厅长周岚今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继续开展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让城乡居民共享宜居环境。
周岚介绍,江苏于2011年启动了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并强调全覆盖和普惠性。通过5年的努力,目前全省95%以上的自然村已经完成了这一轮的整治任务,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面貌显著改观,并建成了1300多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村庄环境整治得到农民普遍欢迎,村庄环境整治实践获得2014年度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并被亚行东亚可持续发展中心评为2014年度“最佳实践案例”。
2013年,江苏又启动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931”行动。针对“城郊接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建设工地、农贸市场”等9类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薄弱区域进行集中整治;就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的“占道经营、车辆停放、户外广告”等3类问题予以规范;在“整治”和“规范”的基础上,大力提升城市长效管理水平。三年来,全省共实施城市环境整治项目5.18万个,一大批城市环境薄弱地区和薄弱环节的状况显著改观,城市环境面貌、功能品质和长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赢得了市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周岚表示,“十三五”将在全省推进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力争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在上一轮村庄环境整治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规划发展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和饮用水安全、生活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建设,确保全省村庄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效益、人居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同时,促进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加快推进,城镇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覆盖延伸,乡村地区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得到适当提高,资源配置和运行管理得到进一步优化,规划发展村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在城市环境改善上,周岚介绍,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将延伸到2017年,保持力度不减、投入不降,继续以百姓关注的“931”为重点,突出雪中送炭,讲求整治实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同时也强调动态提升,针对市民群众关注的新问题、新需求、新热点,鼓励各地在“931”框架下,拓展整治内容,推动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和城市特色彰显。
“我们要以‘三居递进、五美联动’的思路,致力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周岚总结,所谓“三居递进”是指安居、适居、怡居,包括全民共享的安居体系、配套完善的适居服务和品质优良的怡居环境;“五美联动”是指塑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和乐宜居之美,大幅提升江苏美丽宜居城乡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