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建立戒毒康复人员社区管理新模式
近年来,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禁毒办在社区戒毒康复管理上下工夫,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采用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模式,按照“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要求,建立了以集中就业安置戒毒康复人员为核心的社区管理新模式。贵州省禁毒委先后确定花溪“阳光就业家园”青岩基地、燕楼基地为全省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示范点。
花溪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求助”的原则,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管理上下工夫,以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实现“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为目标,把“阳光工程”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年终目标考核体系,与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区长亲自担任“阳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区属各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齐抓共建“阳光工程”。同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花溪区拿出资金支持“阳光工程”建设。
花溪“阳光就业家园”实行开放式、民主式社区管理模式。园区设有治疗室、心理咨询室、法律援助站等。针对戒毒康复人员身心不健康、心理有障碍、心瘾难戒等特性,“阳光就业家园”引入心理医师、“阳光妈妈”志愿者等帮扶机制,帮助他们重树信心。针对戒毒康复人员就业难、求生技能差等特点,花溪区政府和企业按照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进入“阳光就业家园”的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劳动就业保障。根据戒毒康复人员体弱多病、文化程度低等情况,花溪“阳光就业家园”精选了发展潜力大、操作简便、体能要求不高且对身心康复有积极作用的种植、养殖等项目,让戒毒康复人员学到技能,通过劳动增加收入,增强了他们生活的信心。
花溪“阳光就业家园”是一种新型的政府与企业合作模式,政府和企业各司其职。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企业独立行使生产、经营、项目选择等。在“阳光就业家园”的建设中,花溪区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积极发动社会志愿者参与“阳光工程”建设,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高校学生志愿者也积极参与,尤其是“阳光妈妈”禁毒志愿者团队,积极帮助戒毒康复人员增强自信、早日回归社会。
据统计,近两年来,花溪区禁毒办投入资金500余万元,已建成“阳光就业家园基地”3个,累计安置戒毒康复人员167名。花溪“阳光就业家园”在两年时间里,开展学习培训活动50余次,帮助员工解决家庭纠纷60余次,为困难员工提供帮助3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