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出发——专访“女子最强”於之莹

25.03.2018  20:04

    新华社贵州毕节3月25日电 题:忘掉种过的花 重新出发——专访“女子最强”於之莹

    新华社记者郑直 罗羽

    “拨开乌云”——3月16日,於之莹在东京更新了这样一条朋友圈。在配图里,她双手捧着冠军奖杯,身后是“女子最强战2018”的背景板。

    一周后,在贵州毕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的时候,她刚刚以两连胜结束第六届女子围棋甲级联赛的前两轮。上届联赛见证了她“前无古人”的跨赛季32连胜,以及她所在的江苏队对冠军的五届垄断。不过,那一年的联赛也几乎是她在2017年为数不多的亮点。

    “整个2017年感觉状态都不太好,没有拿到一个个人冠军。好像团体的除了联赛也没有冠军,就是感觉把所有下的比赛都输掉了。”於之莹回忆道,“所以说其实信心还是很受挫折的。

    因此,“女子最强战”的冠军颇具意义。尽管赛事只是首次举办,但首轮战谢依旻,决赛对黑嘉嘉,半决赛更是“宿敌”崔精,冠军的含金量不打折扣。“确实对崔精的话,压力会比较大一些。毕竟是中韩的对抗嘛。”於之莹说,两人赛场外私交甚好,但棋盘上却是寸土不让。“她非常用功……我感觉这两年她的进步明显要大于我。

    於之莹觉得半决赛那盘棋“自己发挥得还可以”。但她也强调说,崔精在那段时间身体抱恙,或许也影响到比赛的表现。

    这对老对手2017年数次过招,於之莹只在年底的智力运动精英赛扳回一局。这也是她2017年整体状态的缩影。於之莹说,那段时间自己陷入自我怀疑的情绪。在年底建桥杯对阵后辈尹渠时,“在那盘棋之前我就有种预感自己要输……所以那盘棋下得也很糟糕。

    累积的荣誉与对局时凌厉的眼神,“小鱼儿”的绰号逐渐演变成“於女王”。但面对压力,眼泪还是习惯的情绪出口。“其实输完尹渠之后我是哭了。”於之莹回忆说,智英赛拿下崔精后,她想,“突然感觉我是不是状态要复苏?”,但紧接着对击败即可夺冠的藤泽里菜,“就又下得很臭”。她说:“然后我就觉得好不容易到手的冠军好像又飞了,就又开始怀疑自己。

    “其实我觉得瓶颈期或者状态比较低迷的时候只能靠赢一些棋把它给平复过去。”於之莹说,至于如何去赢棋,她选择切换一种生活方式。

    在北京,棋手於之莹的生活是:早九晚五练棋。晚上也要练两三个小时的棋。年底比赛与训练都结束之后,上海财经大学学生於之莹的生活,是新闻系的复习考试。

    选择新闻系,一是因为是文科,二是常与媒体接触,近水楼台。而从新年伊始她的表现来看,校园生活似乎让她收获颇多。

    “换一种生活方式可能对下棋会有好处,如果说输久了棋,我感觉去做一些别的事情……可能会比你每天日复一日地在下棋,老是怀疑自己调整不过来会好一点。” 她说。

    说到赛场外的生活,“其实许多围棋选手都有一两个特别厉害的特长。”於之莹说,但她也坚称自己还没有擅长的领域。她平时打台球,崔精还教过她弹钢琴,此外,对于坊间流传的她是“麦霸”这个说法,她引用自己专业领域的一句话表示:“棋臭瘾大。

    她的唱歌水平无从得知,但她的微信签名来自谢安琪的《喜帖街》——“忘掉种过的花,重新地出发”。

    这首歌描写恋人分手,也描写一条专售新婚用品老街昔日喧闹后的没落。不过填词人黄伟文认为这并非一首单纯情歌,也是励志,鼓励大家在逆境时积极面对人生。於之莹显然也心有戚戚焉。

    “(这个签名)是对去年的一个告别。也可以说是对以前的一个告别,其实也不单是下棋,别的也有很多。” 她说,“无论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对人生有负担的事情,我希望能都忘了。

    如果说新年的头一个冠军是告别过去的良好姿态,今年的於之莹还将面对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未来。在联赛改革后,她将是第一个征战男子围甲联赛的女棋手。

    江苏队总教练丁波之前表示,於之莹2017年状态不佳,因为长期处于国内女子第一人角色,缺少强有力的对手。而男子联赛强手云集,於之莹姿态很低:“就希望不要给队伍拖后腿嘛。

    尽管曾在大赛中力克崔哲瀚、睦镇硕等男子名将,但对男女棋手实力的差距,於之莹很是清醒:“从现在来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我跟年轻的‘00后’下棋也经常会感觉力不从心。可能男生更理性,女生更感性……感觉男棋手莫名其妙就会涨棋比女棋手快。” 她补充说:“即使在网上跟男棋手下,就算是快棋也会对棋感上有帮助。

    於之莹不否认自己也是一个相对理性的人,她说,从六岁开始到现在,十五年的围棋生涯让她成长了许多,也理性了一些,“确实我觉得围棋已经基本上变成我人生中的一部分了”。

    对于未来,她并没有给自己很大压力,“希望自己能保持这个状态,保持得久一点就比较好。”她说,“也不是说一定要达到某个高度,就希望自己能够尽力而为,将来不要留下什么遗憾就好。”当然,现在的於之莹离总结人生得失的时间点还很遥远,比起到达,21岁还不到的年纪,似乎更加适合出发。

[责任编辑: 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