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尊崇传统 严谨务实

31.10.2014  05:09

原标题:英军:尊崇传统 严谨务实

严于治理的英国军队,依靠的不仅是理性的法律规范与制度设计,还有其历史上经久积累起的优良传统。

崇尚忠诚荣誉

丘吉尔曾说:“热爱传统从不会使一个民族变弱。实际上,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它能令其更加强大。”贵族乃至皇室成员从戎报国,在英国军界早已成为“最高惯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贵族子弟死亡率高达20%,数倍于当时英军的平均死亡率。两次世界大战后,许多传承几百年的世袭贵族甚至血脉断绝。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爱丁堡公爵二战期间曾服役于英国皇家海军,其次子安德鲁王子驾驶“海王”直升机参加了马岛战争。年轻一代中,威廉王子曾赴马岛服役,其弟哈里王子则上过阿富汗前线。身教胜于言传。王室及贵族在国家危难时刻的表率作用和牺牲精神,赢得了广大国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肯定,更使贵族遗风在英军中被随处可见地仿效着。

英国军官在公开场合对仪表的要求近乎苛刻。即使野外拉练或演习,鞋油、鞋刷也是行囊里的必备品。英国军校的训练和学习强度世界闻名,但学员每天仍要花差不多2个小时擦皮鞋,1个小时熨衣服,否则就会因衣冠不整“挨剋”。在著名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就有一项不成文、俗称为“Show Parade”的处罚:只要发现学员皮鞋不够亮或衣服上有褶子,就得按规定着装,在晚上9点的休息时间到保安室列队报告,接受值班军士的二次检查。

或许有人会问:“油头粉面”对提高部队战斗力何益?其实,英军重视的并非虚荣的礼数,而是其贵族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强大精神力量。正如著名报人储安平在《英国风采录》中所言:“英国人普遍认为,贵族精神代表了一种尊严、一种高超的品行。”“习惯成自然”的纪律意识背后,是英国军人得以时刻保持着无上的荣誉感和最佳的部队管理水平,恪守和发扬其传承自中世纪的“骑士精神”的精髓——忠诚、责任、勇气。正因如此,英军才把“忠诚、自豪、坚定”作为核心的军人价值观念;而把“自豪”作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正是英军的一大特色。

法制悠久完备

英国军事法制系统的构建可谓源远流长。有记载的第一个英国军事法庭可追溯到尚处于中世纪中期的1279年,其总军法官办公室则设立于1666年。英国议会1689年颁布、后经多次修订的《陆海军违反军纪惩治条例》,则充当英国近代陆、海军军事法庭行使军事审判权的主要法律依据近200年之久。

二战结束后至今,英国现代化的军事法律体系已相当成熟,同时也在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现行的英国军事法体系大致可分为三大层次(其中前两个层次的颁布和修改权均完全掌握在议会手中):

一是关于武装力量领率机关设立及职能界定的立法。如1947年通过的《国防部法》,英国据此设立国防部,使之与陆海空三个军种部并列,同时向议会负责。1964年通过的《国防职能转移法》,更是对英国战后的国防体制改革起到重要引导作用:撤销了三大军种部,并将以上各部的权力授予设立后职责一直较为有限的国防部(主要是协调三军预算和物资分配、组织国防科研和军工生产、解决三军共同的行政管理问题)行使,使之成为英国政府中统管国防事务和武装力量的实体性职能机构。国防大臣任新成立的国防参议会主席,并通过国防参议会行使其对武装力量的权力。参议会下设陆海空三大军种的委员会,负责三军的日常管理。

二是继续完善中的各军种立法,如1961年通过的《武装力量法》,其作用主要有二:一是延长三军基本法律——《陆军法》《海军纪律法》《空军法》(其第一版分别颁布于1860、1881和1917年)的有效期限(均为5年),二是对上述三部法律作适时的修改和补充。值得一提的是,英国陆海空三军分别实行独立军法制度的格局,虽然早在一战后即已正式形成,但《空军法》的发展变化基本与《陆军法》亦步亦趋,内容一致性较高,主要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措辞更加符合空军的用语习惯,而《海军纪律法》由于一开始即在海军军事法庭的审判权和独立性方面作了不同于《陆军法》的规定,因而演进轨迹相对独立。

三是有关各级部队具体运作的立法。如1958年通过的《军事演习法》,适用于在英国本土举行的各级别对抗性军事演习,详尽规定了演习的批准、通告、监督及演习部队的权利义务等事宜。各部队普遍颁发的《训练手册》《军人行为守则》及军官、士官、士兵手册(军校还颁布有《学员荣誉和惩戒准则》),则用来明确规范部队的施训标准、思想与行为。

英军的法规很注重与时代接轨。日益“人性化”就是近年来英军法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随着英军中国家与军队之间“相互责任”意识的强化,英国防部2000年4月颁布了“从军-军事契约”,明显推动了通过立法保障军人利益的步伐。在以“英国皇家退伍军人协会”为代表的多个民间社团的大力呼吁下,2011年11月,该契约的主要原则首次被写入《武装力量法》,从法律层面确定了国家和政府对军队肩负的责任,使军人权益有了良好的法律保障。

严谨务实治军

英军在治理的方方面面不仅有法可依,而且照章办事不打折扣。其管理制度种类繁多,可至少细化为如下12种:选拔、培训、考核、任免、军衔、军官岗位轮换、工资和福利待遇、奖惩、退役、预备役、文职、准尉和士官。其中的不少内容颇值得玩味借鉴。

英国军官的晋升严格按照各级军官的编制人数,并以财政经费加以控制。其军官服役期为16至35年,中尉满26岁仍不能晋升上尉者、上尉34岁仍不能晋升少校者都要离队。因此,英军军官的晋升率处于较低水平,上尉不能晋升少校者为17%,少校不能晋升中校者为61%,中校不能晋升上校者为68%,上校不能晋升准将者为74%。将校军官退役时都要举行隆重仪式,以增强军官的自豪感,且退役后都能够在国内自由选择安置地点。英军军官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任职一般为2年,最多不得超过3年,且任职经历是晋升的重要条件之一。

英军军官严格按法规设定的任免权限进行晋升,不搞“越权”。军官任免分七级,基本上是自下而上的逐级审批,如中校主官任免中尉,上校任免上尉,准将任免少校,少将任免中校、上校,上将任免中将、少将,军种参谋长(上将)由前任提名、报国防大臣批准、由国防参谋长任命,国防参谋长则经首相批准、由国防大臣任命。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英军军官的薪金比地方同级人员高5%,如加上住房、交通、执勤等各种补贴,则可高出20%。军官的工资同地方一样,每年增长一次。服役16年或服役到38岁的军官,退休金相当于原薪的28%至50%,退役金要更高。可以说,英军军官生活比较优越富足,退休后生活也基本不受影响。

英国是典型的“平时少养兵、战时出精兵”的国家,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健全完整且备受重视的预备役制度。其预备役人员约占武装力量总人数的30%,却只占约1%的军费开支。英军规定,服役满5年的退役军官,有义务服预备役;未服满7年或12年兵役的合同兵必须服满7年或12年预备役,期满后转入长期预备役至45岁;服役满22年的士兵退伍后可领取养老金,并有义务服预备役至60岁。其预备役人员分为正规(来自退役军官、士兵和领取养老金的士兵)和志愿(主要来自陆军“架子部队”的军官)两类,前者每年参加15天军事训练,后者则每年进行15天的营地训练和12天的营地外训练。

英军在法规制度执行过程中不仅严格,而且讲求实效。其“扁平化”的治军理念素为世人瞩目。而它不仅体现在战时,平时在基层部队也有充分展示。比如,任何一名军士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士兵(哪怕不是自己的部下)犯错误,都可先予以纠正乃至处罚。不要小看这种无缝链接的管理机制,它折射出的是一支军队的纪律性和凝聚力: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万一部队建制被打乱,不同隶属关系的上下级之间必须破除门户之见,才能顺畅配合,重组战斗力。

英军对事物的评价机制也尽显务求实际的作风。军校里,对待学员一视同仁,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考核成绩。一些家世很好或怀揣名牌大学学历的学员,如果训练跟不上,一样会被人轻视。在岗位面前,英军更是“人人平等”:年龄不是判断职衔高低的依据,而职位高也不意味着立功受奖的机会就多,一切都以岗位的要求和个人的表现为衡量标准。英军设有多种勋章、奖章,每年以英王的名义颁发,较高级勋章,如二战后至今仅授出12枚的“维多利亚勋章”,则由英王或王室成员亲自授予。即便只是一名士官,作为军队专业人员(如机匠、会计),只要将专业知识充分地发挥出来,就可多次立功受奖,他胸前的勋章甚至会比很多与之军龄相仿的少校、中校级军官还要多。

英国治军片段

敬礼脱帽很有讲究

礼仪是英国军人须臾不忘之事,几乎成了一种条件反射式的自觉反应。在室外,如下级遇见上级,都会自觉把脸扭向上级,抬起右手敬一个标准的英式举手礼并问好。而在室内不戴军帽或着便装的情况下,英军官兵则通过上身挺直、双肩耸起的方式向上级致敬。即便是在骑车途中遇见上级,也要立即挺直双臂和上身、抬起下颌并问好。

英军的脱戴帽也很有讲究。从将军到士兵,只要穿着军装,就严格执行“进门脱帽,出门戴帽”的规定。英军平时工作时间大多穿迷彩服,无论天气多么炎热、阳光如何强烈,在室外活动时必然是整齐地戴好贝雷帽,鲜见例外。

军官选培极其严格

英国是军官培养体系完备、军校密度最高(每3400名军人就有一所军校)的国家,生源和教育质量之优享誉世界。而这与其严格的招生和训练机制颇有关系。

以培养了80%英国陆军现役军官的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为例,进行“资格初筛”的候选者要经过为期3天的智商、动手能力、体能和性格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考察,最终只剩下不到四成的“幸运儿”得以踏入校门。而这只意味着一段更加艰苦的磨砺的开始!该校的武器装备、补给要求与野战部队完全相同。一次普通的期中演习,就要求学员在野外模拟实战环境中,连续5天4夜保持临战状态并完成既定战术任务——休息时间总共只有200分钟!曾有一名学员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场演习中连续3次考核未能通过,被教官现场告知“被开除了!”大家都以为在开玩笑,结果,这名学员真的被一辆吉普车从基地直接拉回学校,勒令其马上收拾包袱走人!据统计,该校每届只有三分之二的学员能挺到毕业。

能培养出“军中骄子”的人,自身素质当然了得。英国军校的“魔鬼教官”是从占全军10%的优秀军官和士官中层层遴选出的精英,其中六成在阿富汗前线打过仗。担任学员排长的上尉军官,均要求具备作战经验、服役满6至8年。

参谋人员笔本随身

在机关工作的英军参谋人员,不论职衔高低,几乎人手一个记录本和一支笔,随身携带不离左右,以便随时记下上级的指示和当天的工作安排,罗列出待办的事项与所参加会议的主要内容,每完成一项工作就立即用笔将其划掉。现代人时刻离不开手机,他们则时刻离不了本子和笔,真是“走到哪,带到哪,记到哪”,处理起日常事务自然井井有条。

英军不要说每个官兵,甚至连每个办公室或工作团队的电脑中,都有一个共享的“日志”文件。这不仅便于同事之间相互提醒,还有利于部门内部协调时间,进行工作与活动安排。

点评:英军官兵履职尽责时体现出的浓郁醇厚的传统风范、拼搏至上的价值取向、讲究实效的处世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源自严格的条文和规章,也根植于其世代培养和自觉秉持的优良操守和素养。对英军这支历史悠久的职业化军队而言,“职业化”并不是说把参军入伍当成一种谋生的途径,而是指从事军人这项职业时的“专业”与“敬业”。这,恐怕就是英军作为一支精干、高效、专业的欧洲劲旅而“青春常葆”的一大秘诀。

(倪海宁、师现钊辑)

(来源:解放军报)

延伸阅读:

英军中校称有关英军在伊拉克杀俘的指控为不实之词

英国将拍卖两件圆明园玉雕 1860年被一英军上尉抢走

女军官成驻阿英军“秘密武器

英军组建联合部队司令部实施军事转型

两会观澜:莫让国字号勋章“压箱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