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满坡绿牛羊遍地走

21.11.2014  16:34

 

茶叶满坡绿牛羊遍地走

———雷山县达地水族乡扶贫开发工作纪实

        雷山县达地水族乡从一个极贫乡镇一跃成为享誉县内的养殖专业村,农民增收效益明显,该乡里勇村养殖大户王德靖2008年得到县扶贫办生态种草养羊项目的支持,开始养殖当地有名的“小香羊”20只,当年就出栏6只,获得纯利2000多元,如今王德靖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有小香羊500余只、牛30多头,年收入50余万元。他说:“今天的好日子都是扶贫开发的好政策带来的,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帮助,养殖这条路我可能就走不下去了。
        不仅是王德靖,目前,像王德靖这样通过扶贫帮扶脱贫致富的农户全乡有1000多户,占全乡人口的三分之一。

扶贫带动  思路决定出路
        达地水族乡是雷山县唯一的民族乡,也是最边远、最贫困的乡,是全省一类贫困乡镇之一。全乡总面积106.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97个村民小组,135个自然寨,3443户11403人,水族人口占全乡人口的40%。
        地处山区的达地水族乡,交通闭塞,一直以传统的农业为主,主要经济收入就靠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经济十分困难。如何让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同步小康?乡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确立了“产业兴乡、茶叶富乡、集镇带乡”的发展战略,大力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全面推进产业扶贫、设施扶贫和科技扶贫。据初步统计,新世纪以来,累计投入扶贫资金近3000多万元,实施了50多个项目建设,全乡群众收入稳步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到2013年,全乡人均纯收入达到5234元。

发展产业  荒坡变“银行
        达地荒坡占全乡60%面积,适合开垦种植茶叶,乡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茶叶产业,通过采取政策扶持、以奖代补、激励发展等综合扶贫措施,群众种植茶叶空前高涨。2012年以来,全乡新建茶叶基地14000多亩,茶叶产业遍及全乡,1000亩以上连片茶叶基地多达8个,2013年底,全乡有茶园面积达16000多亩,全乡茶叶种植10亩以上有90户,50亩以上有58户,全乡人均茶园达1.5亩,是雷山县人均拥有茶园面积最多的乡镇。按茶叶产值平均值计,预计产茶后,人均可纯增收500元以上,茶叶产业将成为达地水族乡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抓好茶叶产业的同时,该乡还针对各村的实际,着力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牛、羊、鸡、猪等生态养殖业和芭蕉芋、猕猴桃、中药材等种植业。如里勇村居住于半坡上,海拔高,耕地出产率低,是全乡最为贫困的村之一。针对这一实际,经深入地与该村群众多次探讨,确立了利用草资源发展养殖业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养羊和养牛产业,并采取以点带面的办法,对自发实施养殖项目的王德靖等农户进行重点扶持。
        目前,里勇村成立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示范户王德靖养有羊500余只、牛30多头,年收入50余万元;全村养牛户近60户,户均养牛5头,人均收入增长近200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该村大部分农户搬到政府驻地居住,一举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目前,该乡10头以上养羊户120多户,养牛10头以上的45户,养猪10头以上60户、50头以上的25户。大批农户通过扶贫大量发展养殖业脱掉了穷帽子。
精准扶贫  民族村寨换新颜
        2012年以来,该乡先后在乌空、也蒙、排老等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狠抓了以公路交通、饮水灌溉、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通村通组公路建设50余公里,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余处,完成渠道防渗建设50余千米,完成村寨步道硬化80余条,新建了9个村级卫生室、7个村级活动室。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过“整村推进”,全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乡基本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出门有车坐,走路不湿鞋”的新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高,为群众脱贫致富打好了基础。
        该乡抓住“同步小康”和“精准扶贫”契机,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和干部帮扶活动,按照县直部门帮扶村、领导干部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办法,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落实帮扶资金近100万元,对创业困难群众在政策上、资金上予以重点扶持。对大坪山守峰茶叶加工厂、野蒙茶叶加工厂、大坪山生态养殖场、里勇生态养殖场等微型企业,为600名贫困农户贴息15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通过扶持,直接和间接带动了3000余贫困农民增收,贫困群众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今年,达地水族乡被列为”减贫摘帽“示范乡镇,面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继续坚持产业扶持、项目扶持、智力扶持、社会扶持互动联动,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扶贫开发工作有序开展,全乡”减贫摘帽“目标一定能够实现。”该乡党委书记王宾洲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