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丰畜壮人增收

26.09.2014  13:33

草丰畜壮人增收

——— 威宁自治县双龙镇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侧记

     

      近年来,威宁自治县双龙镇依托草山草坡和基础羊群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为实现同步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经济、生态、社会等多重效益。

      该镇采取农户主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和科技带动的措施,通过引进优质牧草和波尔山羊、小尾寒羊等优良的种羊,带动广大农户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稳定壮大传统养殖业、探索发展特色养殖业、打造龙头示范养殖企业为主线,创出了一条助农增收的新路子,夯实小康基础,促进农村发展。据统计,除了灌丛、草丛、疏林等草场外,全镇种植人工草地3000余亩,羊存栏4万余只。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根本。近年来,该镇通过养殖示范户引导、大户带动实现“四有”目标,即周边农户种草有目标、养羊有方向、发展有信心,效益有保障,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协会+农户”模式,提高养羊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力地促进养羊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目前,项目覆盖全镇8个行政村,受益农户2000多户1万余人,累计为农户创收3000余万元。

      与此同时,双龙镇将人工种草和改良草地作为保护生态的重要措施,并采用退耕还草的方式积极恢复25度以上坡耕地的植被,实施合理载牧,有效控制水土流失。2007年以来,该镇实施了“国家岩溶地区治理草地畜牧业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改良天然草场交付合同农户管理使用,农户利用退耕地和轮歇地种草自管自用,各级相关部门技术支撑的方式,帮助几千群众发展种草养畜以实现脱贫致富。同时采取“林草结合、以草养林、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方式走种草兴牧之路,积极推广草畜配套、种草养畜、以草定畜、合理载畜的科学方法,并采用政府补助购机的方式鼓励群众种草,初步实现了畜牧养殖与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相互促进、同步发展。

      为解决农户不敢养、不想养、不会养导致的养殖积极性不高、发展缓慢等问题,近年来,该镇积极探索实践了“养殖小区(合作社)养殖、联户养殖、农户为大户养殖、养殖大户带动农户养殖、养殖大户承包农户土地养殖、养殖大户收购农户草料养殖”六种带动农户养殖的方式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调动群众养殖积极性,使草地生态畜牧业能够真正覆盖更多的群众和惠及更多的贫困户。

      “我们5户实施联户养殖,1户仅投入2万多元,就建起了500平方米标准羊舍,种了20亩皇竹草,第一批先试养30只基础母羊,待技术进一步成熟后,还将扩大养殖规模。”六种养殖方式实施后,效果非常明显,采访中,双龙镇凉山村养羊户马大爷对联户养殖非常赞赏。

      草地生态畜牧业已成为双龙镇农村经济增长的“助推器”。通过草地生态畜牧业项目的实施,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合理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拉动了畜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的发展,拓宽项目区农民增收路子。农户一心一意谋发展,安居乐业奔小康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