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第十一届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即将在我省召开之际,省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推进会。会议的任务是,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推动我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再上新台阶。
刚才,赵有璋教授为我们作了高水平、非常适用的专业报告,黔西南州政府、务川县、晴隆县、习水县政府和松桃努比亚公司、安龙县悦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了很好的发言,省扶贫办叶韬主任做了全面系统的工作报告,讲得都很好。明天和后天,大家还要参加中国羊业发展大会的系列活动,观摩务川县发展肉羊产业的成果,相信会有不少收获,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应用实践,推动工作。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形势,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信心
(一)草地畜牧业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
明确的市场信号,是我省大力开展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依据和导向。 从发展趋势看: 草食畜禽因其生态、安全、健康的特性,越来越受消费者喜爱,资料显示,近年来全球生态肉品产销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优质安全的草食生态畜禽产品消费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巨大。 从产业效益看: 羊、牛等草食家畜,无论是活体还是成品价格都一直上涨,且涨势坚挺,产业利润稳定上升,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企业增效都效果明显。 从发展方向看, 草地畜牧业将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和方向。 从政策支持看, 国家近年来作出了“北牧南移”的重大决策,支持南方草地畜牧业的力度越来越大。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生态畜牧大省”战略,以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是我省“十大扶贫产业”的重点产业。 从发展条件看: 我省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草灌等植被资源丰富,发展肉羊等草地畜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好,是生态、安全、健康农产品的一片净土,贵州的羊“吸的是清新气,吃的是山珍草,喝的是矿泉水,住的是百花园,跳的是健美操,长的是腱子肉,养的是健强人”,生态环境优势造就的高品质羊、牛肉是我省草地畜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草地畜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畜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比重高低一般说来决定农业发展水平高低。结构调整一直是我省农业发展的主线,草地畜牧业是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从种养业结构看 (也就是畜牧业和种植业):我省农业长期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养殖业比重较低,2013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才29.02%。 从 畜牧业内部结构看: 我省长期以发展生猪为主,羊、牛等草地畜牧业发展缓慢,结构不合理。2013年我省肉类总产量196.85万吨,其中,猪肉163.73万吨占83.18%,牛肉仅14.13万吨占7.18%;羊肉更只有3.51万吨占1.78%。 从 市场主体结构看: 羊牛养殖普遍是一家一户小农经济为主的水平,从业人员主要是老人和妇女;生猪养殖逐渐发展到以企业为主,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已大为提高。 从产业层次结构看: 羊牛等草地畜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养殖环节,以活体销售为主,本地加工量小,产业链条还不健全。2013年我省生猪出栏1830万头,如果按每斤猪肉消耗3.5斤粮食计算,产出的163.7万吨猪肉要消耗粮食约573万吨,直接导致我省坡地玉米难以退出,而种草养畜消耗粮食极少,变“以粮换肉”为“以草换肉”,是我省未来应走之路,意义重大。
(三)草地畜牧业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
我省贫困问题突出,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从贫困特点看: 我省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态势,主要聚居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扶贫攻坚难度大。 从贫困原因看: 生产生活条件差,人口素质低,产业发展水平低,增收致富渠道少,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传统的陡坡种植玉米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加剧了贫困与生态矛盾的恶性循环。 从扶贫成效看: 多年来,我省扶贫开发成功探索总结了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提供基本素质能力“三基本”方针,特别是近年来专项扶贫资金项目集中开展产业化扶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7年以来,我省全面开展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项目覆盖了近600个乡镇、1800个村,帮助10万户农民就地就近转产就业和创业,年人均项目收入超过4000元,刚才晴隆县的王芹德副县长介绍,晴隆的养羊是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兼具,2013年养羊户收入最高的达38.5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走出了一条石漠化贫困山区产业化扶贫的有效路子。
(四)草地畜牧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肯定
2001年以来,晴隆县将产业扶贫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石漠化严重的山区探索发展种草养羊产业,拉开了我省新一轮发展草地畜牧业的序幕,我省的做法与成效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肯定。 晴隆模式得到推广: 省扶贫办在晴隆县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试点;2007年全面推广“晴隆模式”开始大规模发展草地畜牧业;陈敏尔省长高度肯定“晴隆模式”,要求尽快做到全省第一、全国知名。 得到国家层面肯定: 2006年,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联合在我省召开了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经验交流会议;2010年,国务院扶贫办在我省召开了石漠化地区种草养畜产业化扶贫试点工作会议;今年,第十一届(2014)中国羊业发展大会在我省务川县召开,这是羊业大会第一次在长江以南及非传统养羊地区召开。这些都是对我省草地畜牧业的肯定。 社会各界参与: 各级政府对发展草地畜牧业的认识提升,晴隆、务川等一些县将草地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打造;社会各界参与积极性高涨,大哥大(四川)、海权(晴隆)、江一(务川)、口天(普安)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本土企业、合作社发展加快,返乡创业人员积极参与,农民养羊养牛的积极性普遍提高。
二、找准关键,破解难题,进一步突出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重点
(一)找准薄弱环节
从近年来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工作情况看,成绩是可喜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薄弱环节主要有几个方面: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 养羊规模比较小,技术储备不足,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链条不配套,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低,新项目区和新项目户发展初期难度较大。 二是养殖技术不足。 养羊人才严重不足,技术培训和服务质量不高,技术普及推广不力,防疫治病和秋冬草料问题突出,导致养殖成活率、增长率和效益不够理想。 三是种畜体系不健全。 省内专业化、高水平的种羊繁育基地少,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大规模发展初期,种畜采购难度大,质量参差不齐,个别地方向外采购羊群,防疫检疫和长途运输应激反应处理不好,出现发病和死亡的现象,如最近发生的小反刍兽疫、大范围发现的布病等,就是突出的问题。 四是发展机制不灵活。 项目发展初期有的设计不够合理。强调建植多年生草地和草山改良,草畜不配套,草地利用效率低;过分强调扶贫瞄准和集中连片,主要安排贫困村和贫困户,导致部分项目点成功率低;有的地方简单发动贫困农户养羊导致效果不好,有的地方产业化模式存在“垒大户”而不扶持贫困户现象,有的地方项目滚动发展和扶贫资金使用机制不完善等等。
(二)突出工作重点
针对草地畜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进一步突出五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政府引导扶持,以企业投资发展为主,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建成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支持种公羊站、羊改点建设,推广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加大良种引进、选育、推广,大力提高良种贡献率。 二是加快完善饲草饲料体系。 充分发挥我省自然资源优势,加快优质牧草种植和天然草地改良,积极开发林间草地、灌丛草地,注重草畜配套、平衡;加强冬闲田土种草和秸秆开发利用,积极推广羔羊代乳料、补充料等专用饲料,加快饲草饲料产业化。 三是加快完善疫病防治体系。 加强省、市、县三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疫苗供应、管理和技术力量配备;积极推行健康养殖,强化引种、购销等环节的疫病监测,严格检疫程序和措施;积极发挥科研院所和畜牧企业的技术优势,加大指导和培训养羊农户力度,有效解决养殖过程中疫病防治的突出问题。 四是加快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以政府的畜牧管理、技术力量为基础,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畜牧企业等技术资源,扶持具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和团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推广新型实用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广泛培训养殖农户,加快培养一支肉羊养殖乡土技术队伍。 五是加快完善产业化经营体系。 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发展养羊小区和家庭养殖场,积极引导发展养羊合作社、肉羊协会;市场导向,政府扶持,引进、培育更多的肉羊养殖、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健全产业链条,计划筹建贵州肉羊产业联盟,提高产业发展专业化、组织化程度。
三、理清思路,加大力度,进一步提高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的成效
(一)进一步统一发展思路
我省发展草地畜牧业条件优越,农民普遍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习惯。2007年以来,我省以羊为主,兼顾牛、禽,大力开展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符合市场导向,符合贵州实际,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扶贫需要,是我省近年来探索成功的十大扶贫产业中起步最早、投入较大、覆盖面较广、成效较明显的产业,逐步走出一条石漠化贫困山区产业化扶贫的有效路子。草地畜牧业市场好、效益好、政策好、条件好,这样一个不愁市场又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产业,确实值得我们大力扶持发展。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思路,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以提高养殖效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良种良法优质高效”原则,大力推进品种良种化、圈舍标准化、牧草高产化、饲养规范化、防疫程序化、经营规模化,改进工作重点、区域布局、组织模式、资金使用、项目管理,推动养殖主体、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养殖技术、养殖规模转型,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园区示范、龙头带动、基地辐射、合作社组织,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全省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更好更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大典型示范带动力度。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省草地畜牧业逐步形成了一些相对集中的优势区域,如黔西南、黔东北、黔西北,培育出了像晴隆、习水、沿河、务川这样的一批产业大县。今后,要进一步集中力量,围绕全省2020年存栏羊达到1000万只的目标,重点扶持15—20个养羊大县,力争3—5年每县达到50—100万只;同时,优先建设一批草地畜牧业园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草地畜牧业养殖小区,大力培育一批能人大户,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大家都知道的晴隆模式,今天开会的务川县,还有一些县,都发挥了很好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特别要继续推广“晴隆模式”的成功经验,发挥晴隆肉羊新品种的良种优势、晴隆海权肉羊加工厂的加工优势、晴隆肉羊交易市场的集散优势,以晴隆县为核心,在黔西南、六盘水、安顺市乃至全省建设肉羊产业集中优势区。 二是加大主体培育力度。 要进一步加大草地畜牧业产业链条、产业体系建设力度,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重点解决好市场主体培育问题。加快培养一批以养羊养牛为主业的职业牧民,优先扶持一批专业大户率先发展家庭牧场,大力发展壮大一批运行规范的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引进培育一批专业化养殖、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广泛发动社会服务组织参与提供草地畜牧业需要的各种服务。要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和需要,加强种草、养畜、加工、销售、技术的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要重点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的肉羊育种、养殖、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发挥市场联动和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产业整体水平。省扶贫办正在积极组织推动成立“贵州肉羊产业联盟”,这个举措很好,要抓紧成立并发挥作用。 三是加大要素保障力度。 各地特别是重点区域要大力集聚草地畜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以扶贫资金为主的财政资金引导下,积极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农民自筹资金投入草地畜牧业发展;依托科研院所加大技术支持、服务力度,形成省、市、县三级协调配合的技术支撑体系;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一支草地畜牧业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广泛培养一批乡土技术人才;合理规划建设一批区域性和产地交易市场,大力培养农村经纪人,畅通物资和商品供销渠道,要重点支持像晴隆肉羊交易市场这样的区域性中心集散市场。特别要按照“三品”战略抓好“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营销”工作,加强标准化生产、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打响贵州生态、安全、优质、健康的畜禽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质量、价格、效益。 四是加大政策引导力度。 当前,我省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措施也很多,包括支持“五个一百、五张名片”的政策措施,各地要用足用好,结合实际扶持草地畜牧业加快发展。省政府将加大草地畜牧业的扶持力度,比如今年就专项安排了5000万元扶持能繁母牛发展,下一步还要深入研究羊牛的良种补贴、疫病防治、种畜保险、标准化养殖和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项扶持措施。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点市州、县区,要切实制定和落实更多的优惠扶持政策措施,在资金项目、技术服务、市场建设、金融支持等方面深化细化,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特别是市场主体参与草地畜牧业发展。省扶贫办联合国开行采取“四台一会”方式支持产业扶贫,做法和成效都很好,希望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希望农信社等金融部门在政府项目配套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也希望省直有关部门和贵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支持草地畜牧业发展。
(三)进一步提高扶贫成效
扶贫开发是我省长期、艰巨、复杂的重要任务,不仅是经济工作,更是社会工作和政治工作。党中央和国务院十分关心贵州的扶贫开发工作,省委省政府将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不断加大领导、投入和工作力度,全省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今年以来,我省贯彻中央精神,大力开展精准扶贫,提出了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将区域扶贫与精准扶贫紧密结合,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成效。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既是精准扶贫的题中之义,也可以培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大宗扶贫产业,产业发展壮大了,既可以吸纳更多的贫困农户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也可以让更多的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的成果。草地畜牧业目前还处于做大规模做大总量的阶段,重点还在发展养殖基地,建设“第一车间”,直接扶持带动贫困农民。
产业化扶贫,顾名思义,首先要发展好产业,然后才能发挥扶贫的作用,要深入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制止简单发羊发牛给贫困农户而效益不好和不顾贫困农户利益简单“垒大户”的两种错误倾向与做法。草地畜牧业产业化扶贫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力开展产业化经营,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创新、规范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贫困农户参与和受益,不仅增加经济收入,还要提升素质能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将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扶贫开发的政策有机结合,探索路子,创新机制,提高成效。
同志们,草地畜牧业是一个潜力巨大、方兴未艾的好产业,非常适合我省特别是贫困山区大力发展!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草地畜牧业加快发展、提高成效、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我省农民增收和特色优势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为加快扶贫攻坚步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同步小康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