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茅田”如何变成花茂村?
“荒茅田”如何变成花茂村?
——— 解读花茂村精准扶贫致富之路
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到访,让花茂村的美丽与富饶闻名全国。
花茂村过去极为贫困,原来的村名叫“荒茅田”,也就是贫困荒芜的地方。这些年,花茂村变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美田园,实现了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是以改名为“花茂”,寓花繁叶茂之意。
是什么让“荒茅田”摇身一变成为如今被总书记夸为找到乡愁,让乡亲笑了的“花茂村”呢?该县在花茂村的精准扶贫政策给出了答案。
党建引领:
创建精准服务型党组织 倡导“五带头五提升”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群众富不富,全靠党支部。花茂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该县精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立。
2014年,该村被遵义县列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试点,按照整村推进小康建设引领精准脱贫要求,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为总抓手,统筹精准扶贫与率先小康齐步走。
在县委书记曾瑜的领导下,该县首先做的就是打造阳光党委,“消除藩篱,开门办公”。探索“五带头五提升”,精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责任。精准任务和责任,推动党员干部践行忠诚于党、服务人民、加快发展、优良作风、廉洁自律“五带头”。实现党组织思想建设、服务能力、发展水平、党员素质、群众满意度“五提升”,发挥党组织、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率先小康中的“领头雁”和“火炬手”作用。
为推进花茂村扶贫开发,该县成立了苟坝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创新区,实行镇区一体化管理,发展全景域旅游助推率先小康。
在“五带头五提升”的指导下,行政审批从300多项压缩至213项,“马上办”、“钉钉子”、“认真负责”、“激情创业”、“敢于担当”五种精神被大力倡导。对省确定的25项统计监测指标,实施红、橙、黄、绿“四线管理”,建立定时间、定责任、定人员、定任务、定效果“五定”、“一次通报、两次约谈、三次问责”、选派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实行村干部绩效考核等工作机制;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镇、村两级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强化城乡居民收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工作的动态监测;分级开展小康示范创建,上下联动、示范引领、整体推进。
机制创新:
“五带十帮”精准化 构建大扶贫格局
2013年末,花茂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101户242人,其中一般贫困户4户8人,低保贫困户42户131人,低保53户,101人,五保户2户,2人。贫困发生率5.3%。
针对花茂村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和主体,该村实施干部结亲、驻村工作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等“五带”贫困户,找准门路、搞好培训、争取项目、协调销售、改善环境、完成学业、扶助老弱、医疗救助、文明素质、强化法治等“十帮”贫困户,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打稳根基:
产业扶贫是根本 利益链接多样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智能温控展示大棚时,听说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通过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时,总书记十分肯定,并对企业负责人说:“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
产业拉动的路子,正是该村实施的精准扶贫思路:产业扶贫是根本,是可持续性的。
为此,该村引进九丰、燎原、赢实3家公司,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采取“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模式,由村委会“一事一议”拉出负面清单审核,探索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机制,用市场办法推进产业化社会化扶贫,既解决精准扶贫问题,又解决率先小康问题。
“我们的想法就是专心致志地培训农民,让他们懂得如何种无公害蔬菜。”九丰农业公司总经理苏培军说。据了解,目前在公司打工的80多名当地农民已成为固定员工,最低工资每月可拿到2000多元。
筑牢载体:
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
作为“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试点,该村积极探索“1+5+5+5”工作法,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精准规划、多规合一,精准产业、富字当头,实施净化、美化、文化、产业化、精细化工程,推进环境、管理、文化、产业、便民服务升级,促进规范化、标准化、市场化、信息化、组织化,推动农旅文一体化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使新农村示范点变成小康示范点。
遵义县委书记曾瑜说,把农村一房一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转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要素,把园区建成产业生态化、生态景观化,景观特色化的现代高效农业基地。花茂村正是这一思想的最好实践。
如今,花茂村农业园区出变成农业公园,黔北民居变成了产业“孵化器”。培育出蔬菜、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4个,创办乡村旅馆42家、农家乐10家。2015年1-5月,接待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0万元。
喜获成效: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10948元
根据县定指标体系监测,该村小康实现程度由2012年的90.33%提升到2014年的97.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4年的10948元,2015年预计可达到12607元;贫困人口预计2015年可减少到165人,除去需要由政府“兜底”的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两无”人口140人外,剩余25人2016年可全部脱贫;村级集体经济由2012年的4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16万元,2015年预计可突破30万元。
记者手记
初入花茂村,面对着现代化的农业园区、美丽的农家别墅、别具特色的陶艺风情街、来来往往的小车、三五成群的游人,我充满了感叹:“这明明是一个现代化的风情小镇嘛。”贵州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已经迈在了时代的前列。
然而,古老的乡村元素依然在这里被保存了下来:镰刀、耙、草垛、乡间小道、篱笆,让我勾起了故乡的记忆,竟有些近乡情怯之感。现代与传统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谱出一曲情思悠长的田园牧歌,让心中乡愁找到归处。
看到这样美丽的乡村,心里是愉悦的,可最令人愉悦的还是听到的那些故事。那些为了维持生活背井离乡的农民工,终于能在新农村建设与扶贫开发的同步推进中返回故土,开创另一番新天地,不用再为思念亲人而日夜不安;那些留守妇女终于有了自己的挣钱的新门路:在园区务工,赚钱又顾家;那些昔日因为贫穷而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的乡亲满面笑容和和气气。
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感受着贵州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内心充满感动,愿我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越做越好,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