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县拟启动古街修复重建工作
邓恩铭故居。
新华网贵州频道4月1日电 荔波县明清古街位于县城北门榕树脚直到南门,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见证了荔波自明至今几百年的历史兴衰,留存着多处古代遗迹及旧宅遗址。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中心的转移,这里的文化古迹也渐渐变得面貌疮痍。修复好荔波古街,让古街复兴是众多荔波人期盼已久的梦,如今伴随着社会对文化价值的日益重视,实现这个梦已经不再遥远。
凝心聚力助推古街重建工作
笔者从相关部门获悉,荔波将启动古城修复重建工作,恢复“荔泉书院”、修葺永济泉,重建月波亭、郑珍官署及故居、荔波文庙,修建古街。
回溯历史,同治年间,荔波人就开始重视文物保护研究。重修了乾隆时期的荔波学宫、嘉庆时期的荔泉书院、咸丰时期的文庙;同治八年开凿的永济泉也得到了保护。此外,荔波县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文物古迹保护利用,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多次研究老城区文物古迹规划、保护、修缮、利用工作,曾请省内外专家作了设计。让人赞赏的,还有今日荔波人的迫切心情:上下同心铆足劲,一起修复民族古街。为配合做好古街规划和建设工作,荔波县领导等人把相关委员、专家、有关职能部门人员和荔波老居民组织起来,用时10年时间查阅大量史料,实地走访,认真研讨,编辑了文史资料,为县委、县政府建设荔波古街提供重要参考。
荔波古街百年往事
乡愁,是一缕牵挂,一份情思,一段往昔的记忆。荔波古街,这个即将被修复的明清古街,正是荔波县往昔记忆中的那一份乡愁。
据史料记载,宋、元,荔波属广西庆远府,南丹安抚司无城池,设交通驿道与南丹。
明万历年间,知县刘邦征详请设县治于时来(今时来乡旧县寨)建土城,设东西两门,属贵州都司。
清顺治十六年荔波复改隶广西庆远府,知县王家珍详请移县治于方村里之袄村(方村街上)筑土城建南北两门。雍正十年,荔波从广西边区划拨属贵州,交通驿道随之与诡异相连接。乾隆二年,贵州抚部院宪张广泗,奏请移县治于蒙石里全亨村(即今县城址)建石城,辟四门,即东旭、西城、南薰、北拱。同治五年毁于兵。同治九年知县钱埙重修,掘永济泉于东旭门外,添设东门月城。民国十五年县长李炜新以东北之交,地丘市场,别开一新东门。民国三十年县长段叔瑜欲引城中水灌溉南郊,掘渠出城,因此在东南方又辟一门,各门上均建城楼。虽然城市布局几经变化,但榕树脚到南门一段便成了旅客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也成为荔波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记载,荔波城中四城十七炮楼,附城碉楼分布在吊井、马道。城内有中山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为三合土路面,宽五至七米,街巷分布大量的古民居、庙宇、书院。沿街建立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西街右侧是荔波学宫,乾隆二年,督抚太宪题请设县学,奉旨依议令建学宫,檄委知县吕瑛、儒学戎辅,度地卜基。城内东南角是荔泉书院嘉庆十九年,知县蔡元陵创修,题其额曰:“荔波书院”。十四年知县武占熊继修,道光八年知县杨以增复增修魁星阁五间,讲堂五间,斋房九间,光绪元年,知县苏忠廷为书“荔泉书院”四字。矗立在西门的是咸丰十年建立的文庙,文庙占地2000余平方米,为满清县城学宫,是荔波大兴科举教育制度之始。大成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每年孔子诞辰日均为全县文人祭孔之所。东旭门外有个同治八年开凿的正八边形的墓道式的永济泉,永济泉旁则是荔波八大景之一的“樟江月夜”的赏月之处月波亭,该亭临江而建,亭子后方是“西南硕儒”郑珍官署。
道光同治年间,知县钱壎到荔波任职,补城垣、辑难民,建公署、修书院、添设月城。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开凿了“永济泉”,此井时逾百年,至今今仍甘甜如初,是著名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二十四年(1844)郑珍任荔波县学教谕,继任镇远府学代理训导和荔波县学训导,编写了《荔波县志稿》。
民国年间,邓恩铭、蒙九龄等保家卫国英勇抗战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