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当代愚公”黄大发:绝壁天渠映初心
他带领村民,历时30余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他用实干兑现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他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
他是“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被誉为“当代愚公”。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党员,我什么困难都不怕,带领村民们开渠取水。水过不去,拿命来铺!”“七一勋章”颁授仪式现场,86岁的黄大发心情格外激动,“新时代,共产党员更要知重负重,越是艰险越向前。”
黄大发沿着修建在绝壁上的“大发渠”巡查(2018年8月1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一心为民:报答父老乡亲
【从孤儿到村支书】
黄大发出生在旧社会,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他滚草窝、睡牛棚,靠给地主放牛过活,靠远亲近邻的救济长大。
“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党来了,分给我土地,让我不再受饿挨冻。”黄大发说。党的关怀和远亲近邻的帮助,让黄大发感受到温暖。他发誓,今后一定要为草王坝做点事情,报答父老乡亲。
黄大发性格朴实刚毅、大公无私、敢想敢干,23岁就当上了草王坝大队大队长。1959年,黄大发光荣入党。此后几十年里,他先后担任村主任、村支书,直到2004年退休。
【立志为缺水村通水】
草王坝村山高岩陡,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雨水落地,顺着空洞和石头缝流走,根本留不下来。村民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来回需走两个小时。
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县里的干部到草王坝考察,村民递过来的水杯里,满是浑黄。
地里也打不出多少粮食。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苞谷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这种“苞沙饭”难以下咽,在喉咙上直打转转。村民一年四季连饭都吃不饱。
然而,距离草王坝几公里外,就有充沛水源。但是,高山成了险阻。
黄大发在村旁的高速公路大桥下(2021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村子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黄大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上村干部后,他撂下“狠话”,要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村里人都觉得他“疯了”。
“穷就穷在缺水上,一定要想法通上水,让大家吃上大米饭。”黄大发下定了决心。
埋头苦干:30多年只为这条渠
【为修水渠百折不挠】
20世纪60年代,草王坝人在政府的支持和黄大发带领下,第一次大规模修渠,却因技术等原因,耗时10多年也没修成。
不少人打起了退堂鼓,但黄大发不肯服输。1989年,年过半百的他到附近的水利站,一边帮工一边学习。3年多时间里,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从基础学起,下苦功夫,硬是掌握了许多水利知识。
1990年腊月,天寒地冻。为了修渠资金,黄大发赶了两天山路。等找到原遵义县水利局领导时,已满身是泥,一双旧解放鞋磨破了,露出冻得发紫的脚趾。“草王坝大旱,地里颗粒无收,我要带领群众修渠引水。”黄大发从破烂不堪的挎包中掏出立项申请报告。
黄大发在村里修建的观光步道上眺望远处的“大发渠”(2018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当时,遵义县一年的水利资金不过20万元。据初步测算,从水源地取水到草王坝要经过大小9处悬崖、10多处峻岭,水渠需要从离地几百米高的大土湾岩、擦耳岩和灰洞岩的悬崖峭壁上,打出半幅隧道,需要五六万个工时。草王坝才一两百个劳力,怎么完成这么大的工程量?
黄大发撂下一句话:“一年修不成,修两年;两年修不成,修三年。哪怕我用命去换,也要干成!”
【“大发渠”全线贯通】
1992年春,引水工程终于开工,57岁的黄大发带领200多名乡亲,浩浩荡荡奔赴工地。有次炸山出现哑炮,黄大发准备前去查看,有人突然大喊“要炸了”。情急之下,他用随身的背篼罩住自己,碎石块刹时满天飞。万幸的是,碎石只击破了背篼,擦破了他的手臂。
1993年,工程进行到异常险峻的擦耳岩,垂直300多米高,放炮非常危险。黄大发第一个站出来,带几名党员上到山顶,把绳子拴在大树上,再系到腰上,顺着石壁慢慢往下探,寻找放炸药的合适位置。
“共产党员怕牺牲能行吗?先烈们拿身体去堵枪眼,我们做事就要有这种精神。”黄大发说。
黄大发沿着修建在绝壁上的“大发渠”巡查(2018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1994年,水渠的主渠贯通。清澈的渠水第一次流进草王坝,村里的孩子跟着水流跑,村民们捧着渠水大口地喝:“真甜啊,真甜……”从没见过黄大发流泪的村民发现,老支书躲在一个角落里,哭了。
1995年,一条跨三重大山、10余个村民组,总长9400米的水渠全线贯通,草王坝彻底告别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村民以黄大发的名字命名这条渠,叫它“大发渠”。
凝心聚力: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
【实现“三件事”诺言】
“大发渠”通水后,黄大发马不停蹄地带领村民“坡改梯”。村民徐国树记得,自家“坡改梯”后有了4亩梯田,全部种上了水稻。1996年,亩产达到1000多斤。和徐国树一样,草王坝的村民从此吃饭不愁。
接下来,是修路、通电。黄大发每天带领100多名村民上工,大家齐心协力,4公里的通村公路很快铺通。1996年,村里通电工程启动。黄大发带头拿出100元,村民凑钱1万元。一圈上百斤重的电线,村民挽在肩头往前拉……草王坝村,终于亮起了电灯。
黄大发又商量着修学校。没有老师怎么办?黄大发要求村里几个上过中学的年轻人回来当代课老师,其中就包括他在外打工的小儿子黄彬权。拗不过父亲的黄彬权回村里教书,一干就是十几年。迄今,草王坝走出30多个大学生。
黄大发(中)和果农们研究水果种植技术(2018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昔日的草王坝,如今已更名为团结村。近年来,在黄大发的精神感召下,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发展起中药材、有机稻米、有机高粱、精品水果,养起了肉牛、生态猪和蜜蜂,解决就业1100多人,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19年底,团结村顺利脱贫出列,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
在团结村,民宿、露营、农旅基地等旅游项目陆续入驻。预计2022年7月通车的仁遵高速在团结村设了下道口。届时,从遵义城区到团结村只需半小时车程,团结村的致富路将越走越宽。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
1959年初冬,黄大发在入党志愿书上郑重写道:我要求入党是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到底,帮群众当好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不怕流血……
“共产党员就是要干一辈子,不干半辈子。”有着62年党龄,当了46年村干部、38年村支书的黄大发说。
黄大发为前来参加党建活动的人们讲述修渠故事(2021年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如今,早已退休的他每天佩戴着闪亮的党徽,仍在为村里的事忙前忙后。“思想齐不齐,想想大发渠”,已成为团结村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在“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黄大发向前来参观的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2018年8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2018年,团结村建成“大发渠党性教育陈列馆”,黄大发的老屋成为党员政治生活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到这里聆听黄大发讲党课。同时,他也被邀请为各地领导干部讲党课。
“愚公移山就是为人民服务,让我再活一次,我还做‘愚公’。”黄大发说。
文字记者:李惊亚、郑明鸿
视频记者:刘勤兵、陈嫱、杨焱彬、吴斯洋
[责任编辑: 刘菲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