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甘肃走贵州 看绿色话发展
08.07.2015 11:25
本文来源: 林业厅
甘肃:大漠唱响绿色谣
【新闻背景】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河西走廊辉煌了10个世纪的“丝绸之路”逐渐式微。“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成为河西走廊近6个世纪的真实写照。
5月24日—29日,2015“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媒体行动第一阶段采访活动,第一站是甘肃省,采访团先后到武威、张掖、嘉峪关等市,耳闻目睹了河西走廊翻天覆地的变化。
武威市 挑战荒漠奋起治河
武威市位于河西走廊东端,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
河西走廊三大水系之一的石羊河流经武威。本应是水源充沛的武威,却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在上世纪70年代遭到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据介绍,武威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沙漠包围,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是我国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密集、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流域之一,全市荒漠化面积达3317万亩,占国土面积的66.5%。
面对严峻的荒漠化趋势,武威生态环境亟待改善。
2007年,国务院批复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武威市围绕“南护水源、中调结构、北治风沙”的思路,突出“节水、造林、治沙、防污”重点,采取水权水价改革、防沙治沙、生态补水、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等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着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经过7年大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系统工程,截至2014年,蔡旗断面过水量3.188亿立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27%,既破解了资源性、结构性缺水难题,也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张掖市 戈壁水乡瓜果飘香
地处祁连山脉一隅的张掖市素有“戈壁水乡”之称。
祁连山水源涵养区、黑河湿地、荒漠戈壁三大生态系统在张掖交错衔接。雪山冰川、森林草原、荒漠沙丘、七彩丹霞、绿洲沃土、湿地芦苇等极端地貌各具特色,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自然生态。
然而,位居黑河中游的张掖湿地,由于地处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气候条件对湿地生态系统水分因子的维护十分不利,湿地自我恢复能力较差;同时,湿地周边被居民点、道路、农田所包围,生产生活区与湿地间的缓冲余地较小,原本脆弱的生态系统极易受到人为干扰。
于是,“无水是戈壁,有水即绿洲”成为掌控张掖市生态的命脉。
在开发利用湿地中,张掖市把保护湿地与依托湿地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结合起来。
2009年3月,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开工建设,先后实施了水源涵养、水系疏浚、基础设施、绿化景观等工程。
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5亿元,已疏浚水系18条23公里,围堰堵坝11道7.2公里,开挖南湖、北湖、漂流河道、湿地航道,形成湿地水面2800亩,退耕还湿3163亩。
记者在张掖湿地公园看到,蓝天下,碧水波光粼粼,湿地中芦苇丛生,黑鹳翱翔,亭台楼阁,木桥蜿蜒……一派江南锦绣风光!
张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逢杰自豪地对记者说:“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不仅有效维护了黑河湿地,保护了我国典型的内陆河流湿水域生态系统,及以黑鹳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更在戈壁荒滩包围中建成了令人神往的‘塞上江南’!”
嘉峪关市 戈壁滩上建绿洲
曾经是“林泉秀美,涧壑寂寥”的嘉峪关,由于长期的战乱与气候变化,逐渐变为风沙蔽日、砾石遍地的戈壁荒滩,如今已成为西部最具魅力的园林城市。
走进嘉峪关市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和南湖文化生态园尤为惹人注目。
东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嘉峪关市南市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湖面面积56万平方米,库容315万立方米,是嘉峪关市城建史上规模较大的一项生态建设工程。
景区按照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方便群众的理念进行设计,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南湖文化生态园项目于2014年4月1日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绿化面积49万平方米,砌筑闸门井41座,种植各种乔木7.7万株,各种花灌木4.4万株。计划今年6月全面完成精细绿化任务,形成绿化景观。
“水”是嘉峪关市的生存和生态保障,围绕“水”字做文章,增强市民水文化意识,对保护嘉峪关市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嘉峪关市水文化集团办公室主任高磊说:“南湖文化生态园项目建设对强化城市水文化意识,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文化水利的角度看,水利工程不仅是水利设施,而且是文化设施,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将工程建设与展示水文化内涵相结合, 努力使水利工程成为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的示范性建筑,同时做到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真正实现嘉峪关市的生态文明。”
在戈壁滩上建造绿地是一项浩大工程。由于土壤稀缺,嘉峪关只能通过运土造绿,还要处理好绿化用土和保护耕地的关系。
嘉峪关通过筛选当地砂石细土和外运异地淤积土壤,精心施肥、加填充物、种植苜蓿以改良土壤,并按照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土,从而极大提高了土壤资源和利用率。
目前,嘉峪关全市已建成130多处公共绿地和15座公园,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6.3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77%,成为戈壁滩上一座稀有的绿洲城市。
贵州:大山深处写华章
【新闻背景】6月24日—26日,2015“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媒体行动第二阶段采访活动,走进贵州乌蒙山区,到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马铃薯科研基地采访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典型经验。
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各媒体记者纷纷表示,“真了不起!”“感慨很深!”……
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 宋燕:领略多彩贵州绿色“范儿”
在采访行进中,我们切身领略到了“多彩贵州”的绿色“范儿”。
一路上,我们视线所及处那两侧相对而出连绵不绝的青山,以及山头上关于植树护林的宣传语;贵安新区里,我们所见到的那可以解决城市内涝的“透水砖”,大数据研发等高新、绿色产业基地;平寨社区中,我们所感受到的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的和睦协调;海雀村畔,那在风中翻滚起伏的万亩林海,以及老支书文朝荣带领村民用近三十年时间播种绿色的动人故事……都在告诉来自他乡的客人,当地政府以及普通群众保护绿色家园,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为之所做的努力。
采访中,听到有人将生态比作海雀村的灵魂。其实,它又何尝不是贵州的灵魂,不是我们共同的灵魂呢?无论是在条件恶劣、绿色稀缺的西北,还是在雨水充沛、插枝成苗的南方,生态保护都弥足重要。
农民日报甘肃记者站记者 鲁明:文朝荣精神是一笔宝贵财富
甘肃和贵州都是我国实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两省有着很强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在扶贫开发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以及可以互相借鉴学习的地方。
在海雀村,我们亲眼看见了如今海雀的美丽面貌以及村民住宅等基础设施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最为感动的是,文朝荣老支书几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带领村民谋求增收致富的先进事迹。
文朝荣为海雀、贵州乃至全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一是他带领群众在海雀山头种下的万亩林场,已经成为保护海雀及周边区域的绿色财富;二是他不怕苦、肯吃苦的战斗精神,必将激励一代代海雀人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引领当地发展的精神财富;三是他带领海雀村与贫困作斗争的宝贵经验,必将为甘肃等西部同类地区的贫困村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 陈红艳:守护绿色 守住生态家园
没到威宁自治县之前,当地人介绍这里是贵州省GDP倒数第一的贫困县,来到威宁之后,记者完全为她的美丽,她的富饶所倾倒。
在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青翠的荷兰豆挂在枝头,基地采用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有效带动村民致富。
园区的另外一个“宝贝”是土豆,这里因为海拔高,生长出来的土豆水分少,口感好,尤其是一种名为“黑珍珠”的土豆品种黑中发亮,霸气十足,大家纷纷与之合影留念。
在草海,烟波浩渺的湖面上蒲草在随风摆动,清澈见底的湖水下鱼儿自由嬉戏,阵阵凉风吹过,顿觉神清气爽,如入仙境。
记者觉得威宁很富,富的是生态,是人类和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只要守住这份绿色,威宁的明天就会大有作为。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罗梦迪:绿色梦想“托起”幸福家园
海雀村地处乌蒙山区的群山林海之中,阳光映照下,葱郁的植被反射出祖母绿般浓郁的光泽。
正午时间,几个小孩在活动广场比赛骑自行车,不远处几缕炊烟袅袅升起……
娴适的田园风光,让你无法想象,30年前,这里的人们是如何拼命地去生存的,更无法想象当时的村支书文朝荣,怎么可能在那片令人绝望的黄土上看到绿色的可能。
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就在眼前,30年过去,文朝荣关于“绿色”的梦想带给外人的是一场不可思议的盛大魔术表演,而对于生活在这块偏远山区里的人们来说,则是切身的幸福与希望。
他点亮的光芒,在那几个午饭时间偷偷比赛自行车的孩子们身上,看得尤其真切。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章婷:发展与生态建设并行不悖
贵州的大山、云南的大山,一衣带水、山水相连。不仅是绿水青山相近、民风民俗相亲,贵州与云南,就连在发展任务上也诸多近似:譬如说,如何守住我们的生态宝库?如何解决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问题,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6月份,参加贵州省委宣传部组织的“行多彩贵州·话绿色发展”全媒体采访活动。
采访中,在海雀村,记者找到了答案:通过生态保护,这个曾经饱受石漠化困扰的穷村子,改变贫瘠的模样,富裕了群众的生活。
无论是贵州还是云南,发展和生态是须臾不能松劲的两件大事。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而发展中的生态底线同样重要,做好生态文章,是一代人 、是几代人都必须坚持不懈的。
相关链接
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省委外宣办联合甘肃省委外宣办,组织贵州广播电视台、甘肃广播电视总台、中国青年报驻贵州记者站、贵州日报、多彩贵州网、四川广播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开展2015“听多彩之声·说魅力贵州”全媒体行动。
5月24日—29日,第一阶段采访活动首站选择甘肃省,因为在西部十二省市区中,甘肃、贵州两省同为多重机遇叠加、着力扩大开放、能源资源外送、药材规模种植、旅游资源优越、红色文化厚重、扶贫任务艰巨、民族成分众多的省份。
6月24日—26日,第二阶段采访活动邀请新华通讯社甘肃分社、农民日报甘肃记者站、甘肃广播电视总台、每日甘肃网、四川广播电视台、重庆广播电视集团、云南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走进贵州乌蒙山区,到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威宁自治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马铃薯科研基地采访生态建设和扶贫开发典型经验。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8.07.2015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