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艳云:一年两次千里传递“生命种子”

15.12.2015  11:48

一年两次千里传递“生命种子

——记黔东南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覃艳云

工作中的覃艳云。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14日电  覃艳云,女,侗族,1989年出生,贵州从江人,系黄平县人民医院一名检验科医生,贵州省第53例干细胞捐献者,黔东南州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2013年1月份,她成功为一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干细胞,但由于不久后病人出现复发现象,同年11月,覃艳云再次为该患者捐献了淋巴细胞,两次捐献仅仅相隔10个月。

     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愿意

    覃艳云,2011年毕业于遵义医专的医学检验专业。2011年10月,她通过参加黄平县事业单位招考成为黄平县人民医院一名医生,从事检验方面的工作。

    上班之后,从前辈的言传身教中,从病人渴望健康的眼神里,她逐渐感受到身着白大褂带来的压力和责任,以及对生命的敬畏!

    上班不久,覃艳云遇到一个特殊的小病人,她11个月大的时候就确诊患上一个叫地中海贫血的疾病,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到医院复查血象输血,身体非常柔弱,小脸儿苍白得让人心痛,在采血时相比其他小孩歇斯底里的哭闹她却显得特别乖巧懂事,让看了那么多生死离别的医生们潸然泪下。然而,上帝却没眷顾这个坚强可爱的孩子,在她过完她人生的第二个生日后不久,生命就此落下了沉重的休止符。医院的一位护士,不幸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因为找不到合适骨髓无法进行移植手术,生命在一点一点的消耗殆尽,覃艳云去病房探望她,她对生命的渴望让覃艳云动容。曾几何时,她也曾为病人竭尽所能解除病痛,而如今病房里再也看不到她忙碌的身影。疾病这个恶魔,贪婪地吞噬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践踏着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和欢乐。

    绚烂的生命本来就不应该被冰冷的死亡所覆盖,爱心可以为陷入绝望的人带来生的希望。2012年7月16日,黔东南州红十字会来到黄平县,对新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进行集中血样采集活动,覃艳云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的一名成员。覃艳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月后她就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匹配成功消息的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征询她的意见。

    “当我接到配对成功的消息时,很兴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覃艳云说,从事医学的她深知,配对成功的概率极低,只是没想到会被她遇见,如果这样能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那么她没有理由拒绝。

    “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我愿意!”覃艳云给了这样斩钉截铁的回答。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父母也非常支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