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法宝
原标题: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法宝
(上接1版)
“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质上也是乡村干部如何联系群众的问题。”代海门说,近些年来,随着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天天都在做农村工作的乡镇干部,却与农民打交道少了,就是下村,也常常是坐着车子到村干部办公的村服务中心转一圈就算了事。
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乡村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是关键。代海门说,因而,在立行立改中,镇里针对这一问题,从建立和完善制度入手,让干部从感情上与农民融为一体,让惠农政策宣传到户,解决农民办事难的问题。
虎威镇建立的第一项制度是“干部徒步工作制”。从今年初开始,镇里规定,干部下村,不能坐车,发扬当年乡镇干部的优良作风,徒步转田坎进农家。镇里为每位乡村干部配备了一个转田坎的“连心服务包”,包里装着各种惠农政策汇编,连心服务卡,以及简单的电器修理等工具。走到哪,就把惠农政策宣传到哪,为农民服务到哪。
第二项制度是“驻乡值夜制”。镇里把50多名镇机关干部分成几个组,每组10多名干部,轮流晚上驻在镇里值夜。干部在值夜期间,不仅要处理晚上发生的重大事情,还要组织夜巡队夜巡,到社区认领“8小时以外的岗位”,做群众工作。
第三项制度是建立完善了“群众事务代办制”。今年初,该镇设立起三级代办服务体系:在村民组设立由组干部担任的代办员、在村里设立代办点,镇里设立代办站。这一体系不仅为农民代办各种证照手续,还代购各种生产生活物资,代揽留守老人和儿童家里的家务等。
“这三项制度,把乡村干部‘逼’到了田坎上和农民家里,融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第一线。”代海门说。
及时发现和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
虎威镇建立起的这三项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把农民最急需、最迫切解决的问题,解决在了农家和田坎上。
4月29日,虎威镇大池社区驻村干部徒步转田坎来到大池社区七组,发现年近七旬的湛正权老两口望着水田发愁。“眼看栽秧季节就要过了,人老有病,下不了田,这田就要荒了哟!”湛正权说。
“老人家,你不要着急,我们共同来想办法。”驻村干部安慰老人后,立即赶回镇里,向镇党委书记代海门汇报了这一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代海门就带着由13名镇干部组成的栽秧队,为湛正权栽好了秧。
干部们正准备回镇里时,突然发现离这不远的75岁的李永华老人的稻田也没有栽秧,就又继续为缺劳力的李家栽秧。
“我们由此想到,全镇其他村应该都有这种情况。于是又安排驻村干部对自己所负责的村进行调查摸底,然后组织干部和党员,义务为缺劳户栽秧,保证了满栽满插。”代海门说。
6月14日是周末,虎威镇社保中心的干部带着指纹机,来到大溪村病卧在床的陈太祥家,为老两口采集指纹。
自建立起代办制后,该镇社保中心已上门为200余名患病不能到镇里采集指纹的村民采集指纹,让他们及时领到了养老金。
制度化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断头路”
“三项制度已成为我们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法宝。”代海门说,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确保了惠农政策和农业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是镇里的徒步工作制为我们解决了出行难的问题。”虎威镇人和村村民陈凤忠说。
今年初,镇人大主席陈国棋在转田坎时来到人和村,陈凤忠对他说,“村里不通客车,我们这些留守在家的老弱病残出行很不方便。”
在田坎上收集到的农民心声被带回来后,相关领导干部随即找到县交通部门协调,运用市里解决农村通客车的惠农政策,很快为虎威镇增加了5台9座小型普通客车。3月25日,从县城直接到人和、同心、鹦鹉等村的农村客运开通了。自此,虎威镇所有的村和社区都通了客车,解决了1万多农民的出行问题,成为全县第一个村村通客车的乡镇。
去年,人和村一养鱼大户在60多亩鱼塘里搞“鱼菜共生”,因技术掌握不好失败了,今年不想再干了。今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驻乡值夜的镇农服中心主任陈蓉带着3名农技干部,利用值夜的时间,到这位养鱼大户家里,为他讲解技术,并建议他在鱼塘水面种藤菜。随后,又多次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目前,这60多亩鱼塘里的藤菜已经上市,一季就可增收1万多元。
虎威镇探索的三项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打通了“最后一公里”的“断头路”,在干部的脚步走进农家和田坎上的同时,也让党的惠农政策、先进的农业技术到了田坎,进了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