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死看护陵园”——两代人72载接力守护抗日英灵
07.07.2014 19:02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新华网石家庄7月7日电(记者王民)每天一大早,河北省阜城县纪庄村村民王志杰就要去村西的烈士陵园,擦拭墓碑,清除杂草。
这座烈士陵园是为纪念马本斋率领的回民支队在1942年6月2日反击日军围剿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现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烈士墓88座。王志杰是第二代守墓人。
据阜城县志记载,1942年春,侵华日军先后对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为掩护冀中军区首长和主力部队转移,回民支队1700人在民族英雄马本斋的率领下,成功牵制日寇主力,但自身却处于日军包围中。
6月2日,回民支队在阜城县纪庄、高庄与敌军遭遇。王志杰的父亲王梦北是纪庄村的村长。上午9时,战斗打响,熟悉地形的王梦北自告奋勇做向导,帮助回民支队突围。突围战中,我军共歼灭日伪军300余人,但88名战士为国捐躯,最大的30岁、最小的13岁。
据王志杰介绍,战斗结束后,父亲和乡亲们将烈士遗体就地掩埋。三天后,马本斋又来到纪庄村,为烈士们举行了葬礼,建起烈士陵园。当年,父亲曾当面向马本斋将军承诺:“誓死看护陵园。”
为了这句承诺,王梦北一生精心看护陵园。1993年,80岁的王梦北在弥留之际叮嘱儿子要照顾好这片墓地。从那一刻起,他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守墓“接力棒”。
王志杰一边守护烈士陵园,一边整理相关资料,还萌生一个念头——为烈士寻找亲人。可是,难度异常大。王志杰说,当年牺牲的大多是年轻人,很多都没有留下姓名、籍贯等信息,经过细心整理,他统计出56人的姓名或职务信息。目前,他已为有姓名或职务信息的23位烈士找到了亲人。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07.07.2014 19:02
贵州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发展 多项工作居中国领先
中新网贵阳12月6日电 (记者 蒲文思)新中国贵州新闻
贵州“通村村”平台打通农村交通“微循环”
11月30日,贵州新闻
贵州对就业补助资金政策进行全面调整和完善
近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贵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