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废物”变资源

16.01.2016  13:51

               

秋收大忙时节虽然已经过去,但如何将农作物废弃秸秆进行回收、加工制作、发挥效用,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问题,仍旧是事关全市城市形象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

  时间回溯到2015年7月16日,市政协大楼第一会议室内,一场气氛热烈且坦诚的专题协商座谈会正在举行。

  “秸秆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利用不当是污染,利用恰当就是宝。”

  “秸秆就其物质属性来说,可广泛利用作燃料、饲料、肥料。”

  ……

  围绕“秸秆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这一主题,部分市政协委员与市农委、市环保局、市畜牧局、西秀区政府、西秀区政协等单位,就2013年以来全市“秸秆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协商,并形成了《关于秸秆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界别协商情况的报告》。

  结合前期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对各项资料的详细掌握,政协委员认为,我市每年玉米、水稻、油菜等约产生132万吨农作物秸秆,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导致全市大部分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仅为20%左右,其余部分被废弃或焚烧。除此以外,我市还存在业务部门(土肥系统)人员编制较少,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不足,农户思想认识不高,收割秸秆还田程序杂、投劳多,秸秆收购价格偏低、运送成本高等问题,尚不能满足广大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迫切需要。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可操作性等因素,委员们探求出了解决“秸秆问题”的有效路径——充分发挥农技部门作用,结合农时,广泛宣传普及秸秆综合利用知识及意义,并引进适合坡耕地的小型收割机,在收割水稻、玉米、油菜的同时,将作物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减轻人工秸秆还田的劳动量;加快全市山地高效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努力减少秸秆作物种植面积,做好总量控制。

  2015年8月10日,《关于秸秆综合利用与污染防治界别协商情况的报告》被分送市委、市政府领导审阅,市委书记周建琨对此十分重视,并作出批示,要求制定相关政策,力争在秋收后起到效果。

  2015年9月30日,安顺市组织召开秸秆禁烧综合利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通过行政手段、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企业配合、农民参与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格局。

  围绕奶牛、肉牛养殖,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技术,不断扩大秸秆青贮总量。大力推进秸秆就地粉碎还田技术,鼓励实施秸秆氨化和沼气工程,积极探索利用秸秆作为育苗基料、花木基料、草坪基料等途径。加快发展以秸秆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生产。充分发挥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使农机合作社成为秸秆粉碎还田的实施主体,不断提高秸秆还田的组织化程度。扩大经济作物和花卉苗木、经果林等种植面积,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

  在贵州米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下方青贮池内,发酵的饲料每天以4吨至4.5吨速度增加,“目前,我们的存栏肉牛有250头,按每头牛日消耗秸秆干饲料35斤至40斤计算,要满足冬天的饲料需要,需采购秸秆1500多吨。”公司负责人汪希才说。

  截至去年,全市410个中小规模养场,秸秆需求量约在5万吨以上。秸秆不仅可以作为饲料,还可通过牛、羊实现过腹还田,既支撑牛、羊产业的发展,也让秸秆成为生物肥料的主要来源,对于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谈起秸秆综合利用,安顺惠烽节能炉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总是津津乐道,据李惠介绍,2015年秋收开始后,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向各乡镇、村寨的农户以150元每吨的价格对干秸秆进行回收。

  李惠说:“去年秋收以来,公司一共收购了7000多吨的秸秆,公司生产线满负荷生产的话,一个月就能将这些秸秆都制作成为生物质成型燃料。”

  “公司现在的三条生产线可以生产3万吨生物质成型燃料,以1吨生物质成型燃料需要1.5吨秸秆为原材料计算,总共可以消化掉4.5万吨的废弃秸秆。”李惠表示,清洁卫生,污染排放低,利用率高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销路广阔,将秸秆变“废”为“宝”,不仅为保护城市环境做出了贡献,还实现了公司和农户效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