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清明回归“清明”
04.04.2016 09:48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从网上追思到社区公祭,再到鲜花祭祀,清明祭扫方式更趋多元,绿色低碳之风劲吹。在上海,生命晶石的新式葬法走起,更是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
然而,从奇葩祭品迭出到坟头鞭炮声起伏,再到风光厚葬成风,奢华陋习仍常见。这几天,一些地方还因烧纸引发了火灾。
清明节,本是一个追思和感恩的日子,可一些不文明的祭祀,非但没有让清明回归“清明”本意,反而让生态环境和精神世界都“受伤”。
清明节,怎样过更有意义?如何涵养我们的清明文化?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传承是最好的纪念。作为非遗的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认同,堪称中国的感恩节。正因如此,每年清明,福建都会迎来大批返乡祭祖的台胞。正如携子女回闽侯故里扫墓的86岁台胞张子云所说:“不能让孩子们忘了祖先在哪里。”在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故人“魂归大海”。
细数当下的种种不文明祭扫现象,多半与厚葬观念有关。一些人选择“厚葬示孝”,总想用大操大办来弥补心中的亏欠。殊不知,这样做并不是好的祭奠方式,反而让生者受累。何不早日行动起来,趁亲人在时,常回家看看,用心养老奉亲?
时代在变迁,祭祀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寄托哀思形式有多种,应简化形式注重内容。既然生命已回归自然,那么,怀着一份感恩和敬意,文明祭扫,献一束花、敬一杯酒、鞠一个躬,既是对先人的尊重,又能远离乌烟瘴气,何乐而不为?
清明祭扫陋习不是一天形成的,风气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与其“堵”不如“疏”。唯有积极引导,做好服务,让绿色祭扫成为一种习惯,赋予清明这一传统节日以清朗、文明的元素而绵延传承。(福建日报)
本文来源: 贵阳新闻网
04.04.2016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