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特色农业“接二连三”串金山

20.10.2015  10:50
    本报记者 刘莹

  深秋的黔西北,金风沿着条条高速公路传送着丰收的喜讯。从杭瑞高速公路金沙县开始,经百里杜鹃、大方、七星关、赫章到威宁自治县,沿线10多公里的半径内,镶嵌着金沙台金农业观光园、百里杜鹃休闲农业示范园、大方芳香产业园、威宁泰丰园等10多个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与沿线冷水河、百里杜鹃、油杉河、慕俄格古城、韭菜坪、草海等文化旅游景区一起,串成一条珍珠,编织成农、工、旅一体化的靓丽风景。

  以这条风景线为代表,毕节市现代山地高效农业以春笋破土般的力量,多点开花、异彩纷呈,唱响着转型发展的富民新篇。

找准特色
选对路

  “荒山种树,林下养鸡,鸡粪还茶。”10多年前,纳雍县府茗香公司在该县乐治镇蚕箐梁子种植3000多亩茶园。如今,这片茶园已经发展到林下养蛋鸡,鸡粪作为茶树有机肥,鸡蛋畅销市场,鸡饲料靠收购农民的杂交玉米解决的“生态循环农业”,从多个渠道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府茗香的绿色产业之路,是毕节市把茶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念好农业“山字经”的美妙音符。据统计,毕节市目前有茶园84万亩,投产40.25万亩,带动10多万户农民致富。

  毕节多山,海拔高差大,立体气候明显,生物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毕节市依靠多年的绿色产业发展成果,在守好生态底线的基础上勇闯产业新路。围绕着建精致有机农产品种养基地的目标,毕节市委市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推动农业与科技、市场深度融合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通过组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产业发展指挥部,形成了“一个产业、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生产基地、一套政策、一套班子”的发展模式;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出台激励措施,建产业园区、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推进基地大建设,促进产业大发展。

  找准特色选好路,山地农业展新颜。目前,毕节市在稳定粮油、烤烟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形成马铃薯种薯及商品薯、高山冷凉蔬菜、山地生态畜牧业、特色经果林、中药材、高山生态茶“六大农业板块经济”,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作物超过半壁河山,优势产业效益凸显。 

工业拉着农业跑

  大方县达溪镇冷底村是一个水源充足、地势平坦的坝子。过去,这个坝子以传统种植为主,大部分农民选择外出务工。2014年10月10日,随着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入驻大方,这里已流转上千亩土地建食用菌产业基地,外出农民工纷纷返乡,当上了产业工人,月收入2300元以上。

  按照计划,上海雪榕集团在5年内投资20亿元建食用菌产业园,解决上万人就业,并带动2万户农民发展菌类生产。目前已完成投资2.3亿元,共计有4条生产线投入使用,吸纳了当地1500人就业,还消耗烟秆、玉米芯、甘蔗渣、麸皮等原料,使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

  如何延伸农业产业链,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毕节市通过建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引进外来企业,扶持本地企业,走公司外连市场,内连基地和农户,自身提高加工转化率的道路,让工业拉着农业跑,推动农工一体化发展,加快把产业做精做细、做大做强。

  据统计,毕节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数已经达到70个,其中省级44个,入驻企业226家、专业合作社373家。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了解决农民工就业,基地辐射千家万户,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

农旅联姻谋发展

  金沙县茶园乡地界内,以农作物秸秆和建筑垃圾作燃料的金泉生物发电厂,夜以继日地将工农业垃圾“吃干榨尽”,曾经被当废弃物资烧掉的油菜秆,如今每亩能获得260元的收入。

  而在城郊,金沙油脂化工厂将全县20多万亩油菜籽加工成食物油,畅销省内外。

  “油菜全身都是宝,连油菜花也成为我们吸引外地游客的旅游品牌。”金沙县贡茶古镇休闲度假区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油菜花开时节,大批外地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示着农业发展“接二连三”的美好前景。

  观念一更新,遍地是黄金。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方式转变,休闲养生农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对此,毕节市深入分析了自己在气候、生态、物种、地质、文化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出大力推动农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围绕着吃、游、购三个方面,加快发展休闲养生农业,一批生态农业观光园、特色农业示范园形成规模、阔步向前。

  “当前,交通建设已经打开了毕节发展的山门,我们将依托立体交通和用好现代信息,通过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连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小康。”展望明天,毕节市有关领导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