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伴妈妈”成为破解留守之困的生力军
新华网贵州频道11月1日电(记者向定杰)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共青团四川省委日前发布童伴计划,将通过“童伴妈妈”“童伴之家”的模式,即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全职的儿童守护专员和儿童活动场地,对村里儿童的福利、 安全、健康进行全面“监护”。
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现实的路径就摆在面前,要么“让爸妈回乡”,要么“跟爸妈进城”。简单的两句话,要达成却非一时之功。如何迅速找到切入点和突破口,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工作智慧。
10月16日,民政部部署“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三项重点任务中,突出抓好村(居)儿童福利主任一支队伍建设、着力加强“儿童之家”一个家园打造,两点都涵盖此次“童伴计划”命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地在普及公平的儿童福利服务工作方面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但从执行效果来看,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却无法得到很好实施。从2010年起,我国村儿童福利主任模式开始在基层进行试点工作,5年间,5个省份的120个村落较好地完成了国家政策与困境儿童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这种政府主导、多方协同的创新模式,用人去解决农村地区的综合性问题,而不是一味靠资金和硬件建设。随着人们对其期待值的增高,如何在持续性上做文章,不让它成为“三分钟热度”的面子工程,就成了其中的关键。“童伴妈妈”的出现,是儿童福利主任的升级版。一方面,学历、地域、身份的限定让她们的工作更加固定;另一方面,每名“童伴妈妈”的待遇更加有保障,不再是“赤脚主任”,拥有每年2.4万元的补贴及1万元活动经费。
这样一来,即使童伴妈妈是“一对多”,也可以腾出精力、拥有能力来摸清孩子的情况,为全面建立儿童信息报告监测反馈、儿童福利台账、儿童帮扶、多部门联动等机制奠定基础,使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从实际需求层面,成长陪伴、心灵抚慰等精神关怀既是一个当务之急的对策,也是较快地能够缓解问题的举措。
替留守孩子找来的“妈妈”,必须承认,还是介于志愿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模糊设计,唯有尽快把这个角色纳入村级工作的基本框架内,让其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才是该模式得以长久持续并有效复制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