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再相聚青春在记忆中燃烧兰州一中六五届同学50年后再相会

13.07.2015  02:07

当年的学子如今都老了 记者甘霖摄

  7月11日上午9时,兰州一中校史馆院子里整齐摆放着课桌椅,坐在这里的主角是兰州一中六五届高三年级的36名毕业生。曾经青葱年少,如今白发苍苍,50年后他们再相会。以至于许多同学在校门口擦肩而过时竟互不相识,待报上姓名后,一脸惊愕之余依然会脱口而出:“真的是你吗?想当年你一个帅小伙现在都变成这样子了!”今年70多岁的王引环在美国教英语并且已经定居,回到母校她感慨地对记者说,“看见的每一个同学我都不敢认,过了50多年大家都不认识了。”这样的场景几乎在每个同学身上上演。

来参加同学聚会的有专门从美国赶回来,还有从外省赶回来的,还有的同学再三联系尚没有音信,另有4名同学已经故去。

在所有同学面前放着一本薄薄的纪念册——《兰州一中六五届高三·三班毕业五十周年纪念册》。大家掩卷品味,感慨万千。“50年前的你我,在母校温暖的怀抱里,朝夕相处,一起走过了一段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人生历程;50年,厚重而久远。曾经镌刻在脑海中的纯真,那挥之不去的欢声笑语,已经成为我们此生最美的记忆。

该册中收录了兰州一中六五届高三·三班珍藏的老照片以及早已发黄的成绩单,这是罗应换同学翻箱倒柜找出的1962年时高一·三班的一些记录。她珍藏至今。纪念册还有同学记录在母校的点点滴滴,《忆当年的老师们》写出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思念与感激之情。王崇生的《一中在我心中弘毅伴我一生》道出了对母校、同学的怀念。郭浚卿写了上万字的《呢喃的燕子》囊括了当年生活的方方面面。读来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50年改变了太多,走进曾经熟悉的校园,这里的一切既陌生又亲切,他们努力找寻着记忆中校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当年的教室还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只不过现在是兰州一中的校史馆,同学们坐在曾经的教室前,记忆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

惊回首,整整半个世纪;举杯时,我们已满头白发。想当年,我们同窗共读,彼此之间,情同手足;看今天,我们儿孙绕膝,殊途同归。彼此相见,已成难事。夕阳西下,我们怎么能够不珍惜彼此的情谊?!”坐在课桌前,同学们激动地表达着此时此刻的心情,几度哽咽。

眼前的你,还是那个他(她)吗?你我已不在学校,同学间还有你我的传说吗?”相聚总是匆匆,离别总是泪眼。又要分手了,校友们真诚祝福互道珍重,在纪念册上签名,临别时一个轻轻地拥抱!他们期待着下一个相聚——毕业六十周年再次的相会!兰州晚报记者高宏梅实 习 生罗雪梅梁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