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麻江县特色山寨靛冲
淳朴的村民用当地最好的茶叶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淳朴的村民用当地最好的茶叶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
新华网贵州频道1月20日电 听说麻江县杏山镇靛冲村碗厂组陶瓷、茶叶很有名气,一天,在驻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杨杰、村老支书蒋德雄的陪同下,笔者与麻江县电视台副台长韦刚、记者陈泽、文顺飚在热心青年刘太文的驾车下,走访了这个富有特色、富有发展潜力的民族村寨。
这个寨子共有20来户人家,寨子坐落在海拔900米的滥泥山上,主要以布依族、苗族为主,距离县城20余公里。
早上9点,从县城出发,车辆奔驰在弥漫着薄雾的山区公路上,30来分钟就进入了靛冲村地界。沿着盘旋而上去滥泥山的公路,15分钟后到达了这个村寨。
进入寨中,看到几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暖和的阳光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悠闲地聊天……从他们的话语中,从他们每张绽开笑容的脸上,从他们穿着打扮上,从他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上,感受到了寨民较高的幸福感。
“八、九年前,政府就修通了我们组的公路。从那时以后,封闭的山门被打开了,城里的汽车开进来了,结束了这里寨民用马匹运送物资进城的历史。”一位老人自豪地说。
“我们这里坡高田土少,近300年来我们的祖祖辈辈始终坚守‘靠山吃山’的理念,充分依托这里储量丰富的陶土手工制作坛坛罐罐等陶瓷工艺品来养家糊口。目前,保存下来的只有张忠祥一家。他的厂子越做越大,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制陶技术相结合,主要生产花盆系列、水缸系列、酒坛系列、腌菜坛系列陶瓷。”今年79岁的陶瓷老艺人王吉祥告诉大家。 “张忠祥的陶瓷厂解决了组里20多人就业,就业农民工每月可领到了2000多元的工资。”组长刘永明介绍说。
在村主任李华亮、副主任顾先春的带领下,记者们参观了这个麻江县独一无二的陶瓷厂。
厂区顺坡而建,分手工加工区、机械加工区、库房区、窑区。
库房区内立体摆满了花盆、水缸、酒坛等陶瓷坯体。
在手工加工“车盘”现场,52岁的陶瓷艺人杨通华向大家展示了他的陶艺绝活。只见他不慌不忙随手抓来一小团搅拌好的陶土,放在“车盘”中间,用木棍使劲给“车盘”加速,陶土团逐渐变细升高好几厘米,他立即丢开手中木棍。接着用一个手指头插进升高的圆柱体陶土中心,在灵巧的两手指“里应外合”下,用一脚适当加速“车盘”或减速“车盘”,几分钟过去,一个造型别致的茶罐坯体脱手而出,让在场的人惊叹。
经打听,这些陶瓷艺人识字不多,仅凭祖上传下来的绝技,心里想做什么瓷器就做成什么瓷器,像文化人写字那样得心应手。
参观完陶瓷厂,一行人登上了滥泥山顶。举目眺望,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山上,100多亩野生茶树在云雾中焕发蓬勃生机。
据介绍,每年清明前后,当地的群众从山上把茶叶采到家中,用大锅柴火经过几道工序的精心加工和焙干后,用寨子里生产的坛子、罐子储藏起来,一来是为自家享用或招待客人,二来是在手头缺钱的时候到县城售卖。因为这里的野生茶叶生长在海拔900米的高地,地理环境得天独厚,茶叶肥厚无污染,泡出的茶水清亮,茶味纯正爽口,还有延年益寿功效,深受茶客青睐。
将要离开山寨时,笔者兴奋获知,驻靛冲村同步小康工作组组长杨杰为了让这里的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在他的引导和协助下,寨民们发展经济林的积极性高涨。42岁的寨民张忠庆先后种植金银花280亩、桂花100亩、湿地松1000亩、蓝莓300亩、杉木树200亩,成了寨子里的种植大户。(彭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