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诀窍,就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
[中国网事·感动2015] “没有什么诀窍,就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
--记贵州罗甸县第四小学校长汪付珍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李春惠
女校长汪付珍在贵州麻山腹地坚守近30个年头,她以校为家、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有学生失学时她痛心,孩子生病时她揪心,上学路远了她担心……
除了给学生上课,汪付珍还要给他们做饭、洗澡、洗衣、换衣……她就像妈妈一样把满满的“母爱”给了边远落后山区的留守儿童。
“不怕折腾,就怕孩子没书念”
汪付珍身边的教师都说她是“工作狂人”,为了孩子们能读书、读好书而不知疲倦地奔波劳累着。
1985年,汪付珍来到罗甸县罗悃镇一所村级小学当数学老师,1999年,工作成绩优秀的汪付珍到另一所村级小学龙坪镇和平小学(罗甸县第四小学前身)任校长。
为了接纳更多的孩子,汪付珍当年将学校由龙坪镇五星村布其组迁入龙坪镇霸王湖畔,学校服务半径由一个村扩大到三个村,学生由原来的几十人增加到两百多人。刚搬迁时学校只有两栋新建的教学楼,其他附属设施全无,教学楼四周晴天尘灰飞扬,雨天变成“烂泥塘”。汪付珍带着教师一边上课,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建设校园,他们自己砌花池、垃圾池,栽花种草,平整操场和道路,不久后,校园绿树成荫、整洁舒适。
2000年,龙坪镇交谷村教学点教室垮塌,68名一至三年级的学生并到和平小学,这些孩子从家走到学校单程就要3个小时,有的孩子因此失学。“心痛学生,我想法子筹集资金,购买空心水泥方砖和石棉瓦,搭建了一个160多平方米的简易棚子让远处学生居住。”汪付珍说,罗甸县第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就此诞生,学生上学不用每日长途跋涉了。
2008年龙滩水电站水位淹没到学校坎脚,学校出现地质灾害隐患,不得不再次搬迁。在新校区建设完工之前,学校借用县福利院作为学生生活区,借县职校作教学区,而当时学校无工勤人员、生活老师、医务人员和安保人员,也没有资金。不放心年幼的住校生,汪付珍每天早上到福利院为孩子们做饭、洗衣、将他们送到县职校上课,下午放学后又把孩子送回福利院,晚上等孩子们都熟睡后她才离开。
“每次学校搬迁都很折腾,我不怕折腾,就怕孩子没书念。”汪付珍说。
两年后新校园建成并正式更名为罗甸县第四小学。有企业了解到学校和师生的情况后,投入资金为学校改善硬件设施。如今的学校体育场铺着塑胶跑道,还有现代化教学楼和宿舍楼。“汪校长做事风风火火,为学校的发展付出许多,学校能有今天她是第一功臣。”五年级数学教师罗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