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贵州大数据:从无到有再到优

02.03.2016  21:23

  新华社贵阳3月2日电(记者潘德鑫、胡星)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中央网信办日前发函批复,同意贵州省建设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我国首部大数据地方法规《贵州省大数据发展促进应用条例》于3月1日正式实施;3月2日在京举办的“云上贵州·大数据招商引智推介会”签约项目金额超过1000亿元……

  经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大数据在贵州实现了从无到有,正在逐步趋优。大数据已成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也是贵州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

   从无到有:2000亿元产业规模1.7万家注册企业

  2013年被不少人认为是“大数据元年”,也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谋划之年。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中国移动贵州数据中心、中国联通贵安云计算基地均于该年在贵安新区开工建设。产业开始规划布局,一系列支撑政策相继出台。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规模总量达到2000亿元,增长37%。截至2015年12月,贵州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工商注册企业达到1.7万家,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园区25个,以大数据引领的贵州电子信息产业2015年增加值同比增长80%以上。

  近年来,贵州在大数据领域推出一系列创举:率先建成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率先制定大数据发展应用地方法规、设立全球首家大数据交易所、设立全国首个大数据资产评估实验室……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马云认为:“贵州做了一个世界级的战略定位,为中国未来的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

  从有到优:日均2亿访问量 躬身耕“”惠民生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借助“东方祥云”预测服务,将洪涝灾害预测期从传统的20分钟延长至72个小时,在洪水暴发前及时转移群众,减少经济损失5.8亿元。“货车帮”为货主找车、为车主找货,改变中国公路货运物流业态,2015年为司机节省燃油约500亿元……

  随着软硬件的日益完善,“数据种子”开始在贵州的商业、政务、民生等多个领域发芽,数据的价值也逐步从量的规模向质的提升。

  贵州省经信委副主任宛会东说,贵州围绕“聚集、融通、应用”三个关键环节,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层、系统平台层、云应用平台层、增值服务层、配套端产品层五个产业链层级,努力破解“数据从哪里来、数据放哪里、数据谁用”三个困扰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的难题。

  2014年底,贵州建成全国第一个省级政府数据集聚共享的统一云计算平台——“云上贵州”。同时,实施电子政务云、智能交通云、环保云、工业云、智慧旅游云、电子商务云、食品安全云等“‘7+N’云工程”。目前,“云上贵州”平台日均访问量近2亿次,最高峰值达10亿次以上,全国所有省区都不同程度调用该平台数据。

  优中争先:“十三五”期间年均预计增长20%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公布的《2015年中国大数据产业白皮书》显示,2014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767亿元,同比增长27.83%,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8228.81亿元。

  贵州省委主要负责人在2日的推介会上表示,贵州将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把大数据作为弯道取直、后发赶超的战略引擎,千方百计在数据聚集、数据应用、数据引领上抢先机、求突围、作贡献。

  根据规划,“十三五”期间,贵州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力争实现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5000亿元。到2020年,基本建成大数据产业基地,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全国有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他说,贵州将深入挖掘大数据商业价值,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促进大数据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让大数据既奔向“高大上”,又能够“接地气”;深入挖掘大数据政用价值,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机制。

  同时,坚持民生导向,深入挖掘大数据民用价值,在脱贫攻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精准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路”。

[责任编辑: 谢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