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优化调整产业结构 加强长江上游水污染防治

18.08.2016  00:04

    新华社贵阳8月17日电(记者肖艳)根据贵州省新近出台的《关于加强长江黄金水道环境污染防控治理工作方案》,贵州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发展壮大服务业,有序开发流域内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低耗水、低排放、低污染、无毒无害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化改造。

    贵州地处长江上游,境内乌江、赤水河、锦江、清水江都是长江流域重要支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统筹规划江河岸线资源,重大项目原则上布局在重点产业园区,并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区域环评和规划环评要求,严控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建设。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赤水河、乌江、清水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严控江、河沿岸地区新建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项目。

    同时推进产业水循环利用。全面实施电解锰、磷化工、电镀、洗煤等行业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加大火电、纺织印染、造纸、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行业节水改造力度。鼓励产业园区节约利用水资源,强化园区用水管理,实行统一供水、废水集中处理和水资源梯级优化利用,实现循环用水和一水多用。建设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开展设施渔业养殖废水综合利用。

    按照方案,到2020年,乌江、清水江水环境质量稳定明显改善,部分严重的支流污染基本消除,长江流域53条主要河流105个水质监测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三类)比例超过91.4%;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