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副省长到黔南黔东南州调研时要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要打通“最后一公里”

02.04.2015  17:51
文章来源: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3月30日至31日,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专题组组长、副省长何力率改革专题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惠水县、福泉市和丹寨县,就如何完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打通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切实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行调研。
          何力副省长一行先后深入到县市场监管局、乡镇分局、村和检验检测机构等基层一线实地调研。每到一处,何力副省长都与工作人员亲切交谈,认真查阅巡查监管记录等资料,详细询问基层科室、站所和乡村协管员的人员配备、监管职能履行和工作开展等情况,并就抓好重点领域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31日下午,调研组召开了由黔南州、黔东南州和惠水县、福泉市、丹寨县政府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何力副省长认真听取了与会人员对加强县以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和执法队伍、协管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整合市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筑牢监管网底提出了具体要求。
          何力指出,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一手抓机构改革,一手抓安全监管,保住了不发生食品药品重大安全问题的底线。在国务院食安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和中央综治委联合对2014年各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考核中,我省在全国排名19位,比2013年上升了9位。但是,基层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特别是乡镇和村(社区)监管力量的配置需要加强,基层检验检测体系需要尽快整合建立。
          何力强调,认真研究解决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最后一公里”,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整合食品药品检验检测资源是今年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专题组的重点任务。何力要求,一要认真开展调研。改革专题组和各地政府要开展专题调研,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合理配置监管机构、队伍和检验检测资源,确保县以下食品药品监管有机构编制、有监管执法队伍、有技术保障体系,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办法和方案。二要大胆改革探索。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守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来推进,要以改革为抓手、以问题为导向,抓住影响安全监管的突出问题,一个一个进行研究,通过改革来解决完善。目前,市场监管局组建了,乡镇和村这一块的监管还有空白点。县、乡机构搭建起来了,但编制人员配置是否合理,运行机制模式是否能满足监管需要,是不是真正得到了“加强”,要认真研究。要推广总结各地好的经验做法,大胆进行改革探索。三要在筑牢“网底”上下功夫。建立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体系,要在落实到“”、到“”上下功夫。如果底不牢、边不紧,就会出问题影响整个系统。监督到位必须要有人管,监管人员的素质、执法队伍的能力要适应工作需要才能发挥其作用。要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强化培训、规范执法,提升能力,保证监管执法人员与工作体系的结合,提高监管效率。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也是今年改革的重点,省、市、县要结合起来,把各部门的现有资源发挥好,把存量盘活,要抓紧研究制定资源整合方案,以满足监管需要。要对改革监管方式方法进行探索,特别是要突出监管的重点,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学校(幼儿园)食堂要作为重中之重,对群众消费量大的重点品种、重点区域和场所要强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巡查监管力度,确保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打通食品安全“最后一公里”。何力副省长要求,由专题组办公室牵头,通过调研,尽快出台加强县以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何力副省长还到味莼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东南药业医药现代物流园进行了调研。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专题组副组长、省食安办主任宋宇峰,省农委、省卫生计生委、省质监局、省工商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的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