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朱德之家家风

14.03.2015  12:52

               

 

7日, 朱和平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发言。京华时报记者范继文摄十八大以来,国家强力反腐,家风文化建设已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全国政协委员、空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朱和平少将是朱德总司令嫡孙,他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专访时说,朱德要求家人“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朱德还不准家人搭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

谈朱家家风

“以德树人勤俭持家”

京华时报:当前国家提出要注重家风建设,您作为朱德总司令的孙子,能谈谈你们的家风是怎样的吗?

朱和平:我们朱家的家风是有传统的,在我们四川老家祖屋里,供奉着朱子家训的神龛,上面写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横批是“开源节流”。我爷爷的母亲每天都要给这个家训烧香,这条家训对朱家人的影响很大。

爷爷早年在云南投身革命,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成为一代滇军名将。而当时的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战争后已陷入军阀混战,老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家与国之间,爷爷选择了后者,毅然决定放弃高官厚禄寻求新的救国救民之路,去德国寻求共产主义真理和党的组织。爷爷后来的这段革命经历为祖传的家风注入了信仰的元素,就是“以德树人”。

京华时报:您小时候与爷爷接触多吗?

朱和平:我出生8个月后就到爷爷、奶奶身边生活,我父亲是朱老总唯一的儿子,他对我父亲要求非常严格,1938年就送到抗日前线去了,到山西参加抗战,和爷爷一起可以说是“上阵父子兵”。爷爷的这种言传身教对我们家庭的影响就是,当国家民族出现危难的时候,我们必须挺身而出,精忠报国。

我体会我们朱家的家风是“以德树人、勤俭持家”。以德树人,是爷爷高尚品德给朱家家风注入的时代内涵,勤俭持家,则是继承了我们朱家的传统。

不搞特殊化

“小时候坐公交车上学”

京华时报:一般来说,孙子都是最受爷爷宠爱的,您家也是这样吗?

朱和平:我爷爷是一位宽厚慈祥的长者,但在我眼里,爷爷十分严格,他老人家经常要求我们“老百姓怎样生活,你们就怎样生活”。我们家里有个不成文家规:不准搭他使用的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享乐。“文革”初期,爷爷在玉泉山办公时,专门交代奶奶带我们到中南海机关大灶食堂吃饭,一点儿不许搞特殊化。

京华时报:不搞特殊化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朱和平:我当时在北京实验二小上学,离中南海比较远。于是我家和刘少奇家、陈赓家合包了一辆三轮儿童车,是由普通的三轮平板车改装的,加上一个篷子遮挡风雨,由一位姓王的师傅负责骑车送我们这些孩子上学。小学四年级的冬天,有一天风很大,王师傅怎么也蹬不动。没办法,我们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就下来推,到家时天都快黑了。

看到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爷爷就问“你们今天怎么回来晚了,身上哪里弄那么多土呀”。我把实情告诉了他,得到了爷爷的表扬。

后来,爷爷了解到学校里很少有孩子坐儿童车时,为了不搞特殊化,让奶奶亲自去找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奶奶商量我们几个孩子怎么去上学的问题。之后两家决定不再让我们坐儿童车,而是改乘公交车。奶奶给我们买了月票。就这样,我们和学校其他的孩子们一样,脖子上挂着月票,每天坐公交车上学。

记忆中的爷爷

“爷爷喝茶请战友吃饭都记账”

京华时报:在你记忆中,爷爷平时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

朱和平:新中国成立后,爷爷身为党和国家领导人,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他始终保持朴素廉洁的作风。爷爷一生都以普通一兵和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姿态出现,并把这种吃苦耐劳、勤俭廉洁的美德,作为家风传给了我们。爷爷一生清廉,每一分钱、每一笔账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从一开始实行工资制起,我们家就建账本。买日常生活用品,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喝茶、外出调研视察交伙食费,我们的学费,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他的老部下老战友看望他时请客吃饭的费用……一笔笔都记得很清楚。这个账本是爷爷一生朴素廉洁的最好证明。爷爷一生俭朴,直到临终家里都找不出一件新衣服。

京华时报: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朱和平:身教大于言传。爷爷他们这一代人非常淡泊名利,淡化物质利益。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下,我们也把艰苦朴素的作风作为家庭生活的常态。伟人与常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信仰的无比坚定,并愿意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付出无数的牺牲、无数的代价,绝不动摇。爷爷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共产主义事业,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可以抛家舍业,不怕流血牺牲,为了这个事业干什么都可以,从不计较,所以他才能成为伟人。

谈官员腐败

“主要是信仰出了问题”

京华时报:从近年领导干部腐败案件来看,其中有不少都是直系亲属犯罪,这个跟家风有关吗?

朱和平:很难说,家庭千千万万,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特点,不能下这样的结论。我只能说我受到了家庭的影响,但不能说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就好比一个人的成功,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有的人受到家庭影响,有的人是受到老师影响,有的人是受到同事影响。各种成功案例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个唯一的渠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

京华时报:很多领导干部,当他们达到一定权力顶峰时,开始追求生活奢靡,并由此产生很多腐败问题,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朱和平:主要就是信仰出了问题。一个人表面是成功了,但如果不再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不注意把握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就可能会失败,这些教训是很深刻的。

京华时报:你怎么理解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注重家风建设?

朱和平:我们与亲人在一起生活的时间很长,亲人与亲人之间的交流,特别是在青少年时代往往影响比较大。中国自古就注重家风养成,并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传统。我们朱家的家风和千千万万个中国的家庭一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延续。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朴素廉洁和勤俭持家的内容与形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其核心的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现在重提家风、重视家风很有必要。

事实+

朱和平:当伟人后代压力大

朱和平坦言,当伟人后代压力大。“作为伟人的后代,百姓对你的要求就会很高。”因为他们对伟人很崇拜,特别是对开国元勋。“不管走到哪里,人们很自然就会将朱德和我联系在一起,从我的一言一行中看看有没有朱德元帅身上的影子。”

朱和平说,还有一些老同志,他们现在见不到这些伟人了,见到他们的后人,就会把对伟人的思想感情转移到后人身上,提出很高要求。伟人后代在各方面,包括举止言谈,都要尽量做得好一些。

朱和平还曾在书中提到,在他小时候爷爷就曾训示“生活上你们要自力更生,不要依靠我,也不要靠我去当官”,“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