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俊泉:红军与我是一家
新华网贵州频道12月24日电 1934年,红军过黎平时对当地百姓秋毫不犯,与群众亲如一家,留下了许多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
现年60岁的谢俊泉是黎平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从事文物工作20多年,熟知黎平古城的历史。他告诉笔者,现在的教育局一带,原来叫忠湘路,他的老屋就在那里,他的祖父谢名贵在老屋里曾经收留过一名叫王再云的红军。
“1934年12月19日红军撤出黎平的时候,我家的老人听到隔壁房间有呻吟声,就过去看一下,看到有个人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就问他怎么不跟部队走?他说他病了,走不了了。”谢俊泉说。
谢俊泉从父辈的口述中得知,红军召开黎平会议后离开黎平,王再云因为受伤赶不上队伍,家里人就把受伤的王再云收留下来,并给他治伤,之后县保警队(国民党地方保护势力)多次到他家里搜人,祖父谢名贵把王再云藏在住宅的夹墙里,才避免了搜查。后来王再云就在谢家长住下来,成为家中成员。
“他一直跟我们生活,开始我就喊他叫满满(小叔),他高高大大的一个人,脸宽宽大大,鼻梁高高的,结婚都是我们家帮他操办,帮他喂猪,帮他请客,帮他绣花准备结婚的事,结了婚以后他就另外分出来住了,住的房子是我们的房子,共一个天井。”谢俊泉大姐谢月英告诉笔者。
谢名贵当时靠做香的手艺维持家用,王再云在他的帮助下也学会了做香的手艺,渐渐地融入了黎平的生活。谢家人现在已经把家搬到了忠诚巷,但父辈收留红军的这段故事,虽然过去了80年,谢俊泉一直没有忘记。采访中,他带着笔者一路走,一路聊着红军在黎平的故事,沿着红军走过的青石板街,来到一位名叫王进先的老人家中。
王进先说,他的家当时也在忠湘路,与谢家人是邻居,两家人经常来往,后来他的父亲认识了这位叫王再云的红军,由于都姓王,两人还结为兄弟。两家相处得非常好,王进先经常到王再云家里玩,在他记忆里曾经有两个外省人来找过王再云。
“他们说黎平要解放了,不要信那些谣言,你们要跟群众讲不要怕不要跑。”王进先说。
后来得知,来找王再云的两个人是解放军为解放黎平前来侦察情况的侦察员。在王进先的记忆中,王再云还经常跟他们谈起红军亲民爱民的故事。1959年五十多岁的王再云因病去世,他生育了三个女儿,如今两个女儿已经去世,一个女儿仍在锦屏生活。(杨懿 钟声琴 谢文娟 徐业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