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贵州多彩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24.09.2014  13:28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贵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尤其是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熠熠生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广泛的影响。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积极推动贵州文化在保护传承中创新发展,打造贵州文化发展升级版,对于建设特色文化大省,加快实现同步小康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毋庸讳言,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托传统、追根溯源。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传统文化、缺乏文化传承,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文化的创新发展更要紧跟时代、与时俱进。传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有效的传承,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文化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结合。再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须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贵州来说,加强文化的创新发展,既是新机遇,又是新挑战。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之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将更加强烈。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传播贵州多彩文化,使贵州多民族文化以独特的品质和魅力,在全国呈现出独树一帜的鲜明形象。但是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在艺术创作和文化创新上仍然招数不多、步子不大,导致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压力就是动力。我们必须按照省委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的战略要求,进一步挖掘贵州文化之根,铸就贵州文化之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向海内外传播好贵州声音,展示好贵州形象,谱写贵州多彩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创新发展贵州的多彩文化,根本在于使贵州文化强“”健“”。黔中大地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贵州文化之“”,对这些文化“富矿”,必须保护好、传承好,决不能丢弃。但是我们又必须清醒看到,越是文化“富矿”,越要进行“深加工”,不能都是“粗放型”作品和简单的原生态展示。要在培育壮大特色文化品牌基础上,更多地融入现代元素,催生出新的文化业态,

 

  不断增强贵州文化之“”。在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抓住贵州文化之“”,更要创新和用好各种文化之“”,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做到形神兼备、“”强“”健。

 

  创新发展贵州的多彩文化,核心在于让贵州文化“活起来”、“火起来”。一个地方的文化,是这个地方最好的形象展示和最吸引人的名片。多彩贵州是歌舞之州、是“非遗”大省,是美丽中国的奇葩,是神奇自然的杰作。我们既要通过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使散落在山乡里的艺术珠宝、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遗存、流传在民间中的美丽传说,通过现代艺术创作都鲜活起来、闪亮起来;更要倾力创作生产一批具有贵州文化标识意义、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市场需求的文艺精品,把主题找出来,把故事写出来,把好戏唱起来,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舞台剧和影视作品,并推动其进入主流文化市场和千家万户,培育成贵州亮丽的文化新名片。“”起来、“”起来,要求我们要在再生产、再创造上下功夫,不能直接照搬、原封不动,要加入现代元素、现代风格、现代手法,使各类精品力作能够“留得住”、“传得久”,经得起时间、市场、群众的检验。唯有如此,“”字号文化航船才能乘风破浪、奋起直追。

 

  创新发展贵州的多彩文化,关键在于使贵州文化“走出去”、“传出去”。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因开放而自信。要创新我省民族民间文化现代化、高端化、立体化、多层次的展示手段,积极参与中外互办的文化年和在国外举办的中国文化节、艺术周以及各种演出活动,精心打造一批我省文化对外交流精品,不断提升贵州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要继续抓好在境内外主流媒体的形象宣传,引领贵州创新成果和文化精品“走出去”,依托在我省举办的重大活动和“多彩贵州”文化品牌,热忱吸引各国政要、企业精英前来洽谈合作、投资兴业,广泛邀请海内外新闻媒体、知名人士来贵访问,把“多彩贵州风”吹遍全国、吹向世界。要做大做强骨干文化企业集团公司,谋划实施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高技术含量文化产业项目,推动各市州联手打造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产业带,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意、金融、大数据等融合发展,打牢贵州文化“走出去”的坚实基础。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依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文化跨越发展。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给我们以坚实的依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给我们以难得的机遇,改革开放和同步小康的火热实践给我们以丰富的素材和充分的自信。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勇立开放创新的时代潮头,锐意进取、真抓实干,谱写贵州多彩文化创新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