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原来和你想象的不一样——中青报贵州站站长白皓来校讲座
01.11.2016 00:05
本文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10月28日,中国青年报贵州站站长白皓应校党委宣传部邀请,在花溪校区GJ6302开展新闻写作培训讲座。宣传部全体成员与部分校园媒体记者共200人到场聆听。
白皓在讲座中谈到,记者是喉舌,但不是信息闭塞时代的宣传员。信息沟通方式的转变使我们接受了新的交往方式,人与人之间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心灵与心灵的互动变得直接了当;我们很难引导青年群体的舆论,我们能做的只是影响舆论,并通过“关我什么事儿”的心态来说明主体的重要性。记者必须用脚去采访才能还原鲜活的现场,加上有趣的细节,这些因素决定了一篇稿子的影响力。
白皓畅谈新闻报道
随后,白皓就“校园媒体人应该关注什么?”谈到,记者要以一个历史记录者的态度去做新闻,要从事实的本质出发,关注同学们之间的热点。从各个角度出发用事实说话,才能给同学们正确的引导;做新闻说套话、说空话、说大话,却不说贴近现实生活的人话,这是很危险的。要改变这种不合时代的做法,应该摒弃那些枯燥乏味的形式,要抓热点、抢时效,时刻保持新闻敏感。对于校园里的异常动态,作为记者,亲身体验和校园调查非常重要,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以《富家子千里搭车记》为例讲解了做记者要跳出所谓的“套路”,记者在写新闻的时候要另辟蹊径,从“新”出发,深度挖掘可预见的重大活动和介入未知的群体;对于政策性事件的解读报道要创新,做故事细节的挖掘者,从同学们的思维出发,不能一味地做“高端”报道。
最后,白皓通过几个典型的通讯案例,说明了通讯报道要准确把握信源,坚持客观,将观点故事化,故事细节化。记者要学会深度挖掘真相,主动发声。要做新闻的搬运工,提供客观、平衡、中立的报道,才能做出对读者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新闻。
本文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01.11.2016 00:05